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第12-23页 |
1 谎言识别研究概述 | 第12-16页 |
1.1 概念界定 | 第12页 |
1.2 谎言识别的主要途径 | 第12-13页 |
1.3 谎言识别的理论及材料编制 | 第13-14页 |
1.4 谎言识别的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2 情绪与谎言识别的研究概述 | 第16-18页 |
2.1 情绪唤醒材料 | 第16-17页 |
2.2 不同性质情绪对谎言识别的影响研究 | 第17-18页 |
3 内外倾人格与谎言识别的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4 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出 | 第19-20页 |
5 研究的总体思路 | 第20-21页 |
6 研究意义 | 第21-23页 |
6.1 理论意义 | 第21页 |
6.2 实践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 | 第23-63页 |
1 研究一大学生谎言识别材料及情绪唤醒材料的编制 | 第23-38页 |
1.1 情绪唤醒材料的编制 | 第23-32页 |
1.2 大学生谎言识别能力材料 | 第32-38页 |
2 研究二大学生谎言识别能力的特点 | 第38-54页 |
2.1 问题提出 | 第38-39页 |
2.2 研究目的 | 第39页 |
2.3 研究假设 | 第39页 |
2.4 研究方法 | 第39-40页 |
2.5 研究结果 | 第40-49页 |
2.6 讨论 | 第49-53页 |
2.7 结论 | 第53-54页 |
3 研究三不同性质情绪唤醒状态下大学生内外倾人格对谎言识别能力的影响 | 第54-63页 |
3.1 问题提出 | 第54页 |
3.2 研究目的 | 第54页 |
3.3 研究假设 | 第54-55页 |
3.4 研究方法 | 第55-57页 |
3.5 研究结果 | 第57-60页 |
3.6 讨论 | 第60-61页 |
3.7 结论 | 第61-63页 |
第三部分 总体结论与展望 | 第63-66页 |
1 总体结论 | 第63页 |
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63-64页 |
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64页 |
4 教育建议 | 第64-66页 |
4.1 社会建议 | 第64页 |
4.2 学校建议 | 第64-65页 |
4.3 家庭建议 | 第65页 |
4.4 学生建议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附录 | 第73-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