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0页 |
| 1.1 1,5-苯并二氮杂卓的最新研究进展 | 第11-18页 |
| 1.1.1 最新应用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 1.1.2 最新合成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 1.2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18-20页 |
| 1.2.1 立题依据 | 第18页 |
| 1.2.2 本论文主要工作 | 第18页 |
| 1.2.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2-芳基3酰基-1,5-苯并二氮杂卓的选择性合成及抑菌活性的研究 | 第20-44页 |
| 2.1 引言 | 第20页 |
| 2.2 一步多组分合成 2-芳基3酰基-1,5-苯并二氮杂卓类化合物 | 第20-21页 |
| 2.3 多步合成 2-芳基3酰基8取代的 1,5-苯并二氮杂卓 | 第21-24页 |
| 2.3.1 催化剂对化合物IVab产率的影响 | 第22-23页 |
| 2.3.2 溶剂对化合物IVab产率的影响 | 第23页 |
| 2.3.3 温度对化合物IVab产率的影响 | 第23-24页 |
| 2.4 多步合成 2-芳基3酰基7取代的 1,5-苯并二氮杂卓 | 第24-26页 |
| 2.5 反应机理 | 第26-27页 |
| 2.6 目标化合物的表征 | 第27-41页 |
| 2.6.1 物理参数 | 第27-29页 |
| 2.6.2 红外光谱数据分析 | 第29-30页 |
| 2.6.3 核磁共振谱图数据分析 | 第30-37页 |
| 2.6.4 质谱数据分析 | 第37-38页 |
| 2.6.5 元素分析数据 | 第38-40页 |
| 2.6.6 目标化合物IVbc晶体的单晶衍射测定 | 第40-41页 |
| 2.7 目标化合物IV的抑菌测试及其活性研究 | 第41-43页 |
| 2.8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三章 多官能团化(酰基、酯基、羧基)的 1,5-苯并二氮杂卓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 第44-56页 |
| 3.1 引言 | 第44页 |
| 3.2 2-酯基3酰基-1,5-苯并二氮杂卓化合物合成方法研究 | 第44-46页 |
| 3.2.1 合成化合物VII的反应条件优化 | 第44-46页 |
| 3.3 2-羧基3酰基-1,5-苯并二氮杂卓化合物合成方法研究 | 第46页 |
| 3.4 多官能团 1,5-苯并二氮杂卓类化合物的反应机理 | 第46-47页 |
| 3.5 目标化合物VII和VIII的表征 | 第47-54页 |
| 3.5.1 物理参数 | 第47-48页 |
| 3.5.2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8-49页 |
| 3.5.3 核磁共振氢谱谱图分析 | 第49-51页 |
| 3.5.4 核磁共振碳谱谱图分析 | 第51-53页 |
| 3.5.5 质谱数据分析 | 第53-54页 |
| 3.5.6 元素分析数据 | 第54页 |
| 3.6 部分目标化合物VII和VIII抑菌活性的研究 | 第54-55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四章 系列 1,5-苯并二氮杂卓的构效关系研究 | 第56-67页 |
| 4.1 引言 | 第56页 |
| 4.2 宏观构效关系研究 | 第56-60页 |
| 4.2.1 酯基类化合物的宏观构效关系 | 第57-58页 |
| 4.2.2 环内酯类化合物的宏观构效关系 | 第58-59页 |
| 4.2.3 酰基类化合物的宏观构效关系 | 第59页 |
| 4.2.4 无取代类化合物的宏观构效关系研究 | 第59-60页 |
| 4.3 微观构效关系研究 | 第60-65页 |
| 4.3.1 微观结构与抑菌活性间的关系 | 第60-62页 |
| 4.3.2 定量构效关系的初步研究 | 第62-65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 第五章 实验部分 | 第67-71页 |
| 5.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67-69页 |
| 5.1.1 实验试剂 | 第67-68页 |
| 5.1.2 实验仪器 | 第68-69页 |
| 5.2 实验过程 | 第69-71页 |
| 5.2.1 一步法合成化合物IVaa-IVfa的实验过程 | 第69页 |
| 5.2.2 两步法合成化合物IVab-IVfe的实验过程 | 第69页 |
| 5.2.3 两步法合成化合物Vab、Vcb的实验过程 | 第69页 |
| 5.2.4 两步法合成双功能基团化合物VII和VIII的实验过程 | 第69-71页 |
| 结论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80页 |
| 附录 | 第80-167页 |
| 致谢 | 第167-16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1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