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论文--心脏疾病论文--血液循环衰竭论文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作用下左心室辅助装置的血流动力学仿真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4页
        1.1.1 左心室辅助装置第10-12页
        1.1.2 心室辅助装置在人体循环系统中生理效应的评价技术第12-13页
        1.1.3 集中参数模型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 研究目的第14-15页
    1.3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第15-25页
        1.3.1 心脏泵第16-19页
        1.3.2 血管模型第19-22页
        1.3.3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第22-25页
第二章 仿真模型和方法第25-38页
    2.1 人体集中参数电路模型第25-30页
        2.1.1 血管模块第26-27页
        2.1.2 心脏模块第27-30页
    2.2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调节模块第30-34页
        2.2.1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调节机制第30-34页
        2.2.2 Simulink模块第34页
    2.3 左心室辅助装置第34-35页
    2.4 实验方法第35-38页
        2.4.1 健康基线生理状态第35-36页
        2.4.2 左心衰基线生理状态第36-37页
        2.4.3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模块开环测试第37页
        2.4.4 LVAD辅助心衰状态第37-38页
第三章 仿真实验结果第38-49页
    3.1 Baseline基线生理状态模型第38-39页
        3.1.1 健康生理状态模型稳态血流动力学第38页
        3.1.2 左心衰稳态血液动力学第38-39页
    3.2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调节作用第39-47页
        3.2.1 左心房压升高对模型血流动力学影响第39-42页
        3.2.2 血容量减少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开环测试第42-47页
    3.3 LVAD辅助下的左心衰生理状态第47-49页
        3.3.1 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的LVAD辅助心衰生理状态第47-48页
        3.3.2 有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的LVAD心衰病人模型第48-49页
第四章 讨论第49-62页
    4.1 Baseline基线模型的验证第49-56页
        4.1.1 健康基线生理状态的验证第49页
        4.1.2 左心衰基线生理状态模型的验证第49-50页
        4.1.3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模型的开环验证第50-53页
        4.1.4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调节的动态响应第53-56页
    4.2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调节对LVAD病人的影响第56-62页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第62-64页
    5.1 结论第62页
    5.2 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第69-70页
附录第70-77页
致谢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问题的教学在高中生英语阅读及学习动机中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多维关联规则的民航事故数据挖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