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 第11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一) 对文化市场的研究 | 第12-13页 |
(二) 对衰退文化市场的研究 | 第13-14页 |
(三) 对文化市场监管的研究 | 第14-17页 |
四、研究创新和研究难点 | 第17-18页 |
(一) 可能的研究创新 | 第17页 |
(二) 研究难点 | 第17-18页 |
第一章 当前苏州市衰退文化市场的现状及分析 | 第18-34页 |
第一节 衰退文化市场的定义及苏州市现状 | 第18-23页 |
一、文化市场的定义 | 第18-19页 |
二、衰退文化市场的定义 | 第19-20页 |
(一) 衰退产业的基本理论 | 第19页 |
(二) 衰退文化市场的定义 | 第19-20页 |
三、苏州市衰退文化市场的现状 | 第20-23页 |
(一) 网吧的衰退 | 第20-21页 |
(二) 书店的衰退 | 第21-22页 |
(三) 音像店的衰退 | 第22-23页 |
第二节 衰退文化市场的成因分析 | 第23-30页 |
一、“创造性颠覆” | 第23-27页 |
二、社会原因 | 第27-28页 |
三、法律法规及政策原因 | 第28-30页 |
第三节 对文化市场衰退的辩证分析 | 第30-34页 |
一、文化市场本身的特殊性 | 第30-32页 |
(一) 网吧作为文化市场的特殊性 | 第30-31页 |
(二) 传统书店作为文化市场的特殊性 | 第31-32页 |
二、传统音像店的文化市场特殊性被完全取代 | 第32页 |
三、网吧、传统书店出现衰退仅仅是阵痛,而非衰亡 | 第32-34页 |
(一) 网吧的衰退 | 第32-33页 |
(二) 传统书店的衰退 | 第33-34页 |
第二章 衰退文化市场监管困境分析 | 第34-45页 |
第一节 行政相对人层面 | 第34-38页 |
一、经营者“抱团取暖”,逐步掌握反监管能力,增加执法难度 | 第34-35页 |
二、经营业主面对衰退产生了抗拒执法心理 | 第35-36页 |
三、经营业主面对衰退片面追求利润 | 第36-37页 |
四、经营业主面对衰退“破罐子破摔”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文化行政综合执法部门层面 | 第38-41页 |
一、现存体制不完善,执法力量薄弱 | 第38-39页 |
二、执法人员的自身心理 | 第39-40页 |
三、改革预期下的执法人员心态 | 第40-41页 |
(一) 跨部门合并的心理预期 | 第40页 |
(二) 执法力量下移的心理预期 | 第40-41页 |
第三节 法制层面 | 第41-45页 |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41-42页 |
二、文化行政强制存在弊端 | 第42-45页 |
(一) 主体资格受限,缺乏行政强制措施 | 第43页 |
(二) 依托法院强制执行,执行效率低下 | 第43-45页 |
第三章 文化行政综合执法面对监管困境的对策思考 | 第45-54页 |
第一节 借鉴国外文化市场监管的经验 | 第45-47页 |
一、美国文化市场监管现状对我国的启示 | 第45-46页 |
二、德国文化市场监管现状对我国的启示 | 第46-47页 |
三、荷兰文化市场监管现状对我国的启示 | 第47页 |
第二节 解决衰退文化市场监管困境的建议 | 第47-54页 |
一、突出行业自我规制,建立多元监管体系 | 第47-50页 |
(一) 自我规制 | 第48-49页 |
(二) 受规制的自我规制 | 第49-50页 |
(三) 共同规制 | 第50页 |
(四) 政府规制 | 第50页 |
二、推动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制化 | 第50-51页 |
三、加快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 | 第51-52页 |
四、加强队伍建设,关注执法人员心理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