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场环境下医用镁合金的降解行为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生物医用材料 | 第10-11页 |
1.2 医用镁合金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镁合金特点及应用现状 | 第11-12页 |
1.2.2 镁合金腐蚀机理及腐蚀方式 | 第12-14页 |
1.2.3 镁合金降解的影响因素 | 第14-15页 |
1.3 镁合金体内体外降解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1 镁合金体内降解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2 镁合金体外降解的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0-32页 |
2.1 技术路线 | 第20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2.3 实验设备 | 第21-23页 |
2.3.1 体外模拟流场环境实验台 | 第21-22页 |
2.3.2 其它设备 | 第22-23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23-27页 |
2.4.1 样品制备 | 第23页 |
2.4.2 腐蚀介质配制 | 第23-24页 |
2.4.3 流场环境浸泡实验 | 第24-27页 |
2.4.4 静态浸泡实验 | 第27页 |
2.5 实验表征 | 第27-32页 |
2.5.1 降解行为表征 | 第27-29页 |
2.5.2 镁合金性能表征 | 第29-32页 |
第三章 流场流速对镁合金降解行为的影响 | 第32-44页 |
3.1 不同流速下镁合金的降解行为 | 第32-39页 |
3.1.1 样品质量变化 | 第32-33页 |
3.1.2 析氢规律及浸泡溶液pH值变化 | 第33-35页 |
3.1.3 表面形貌分析 | 第35-39页 |
3.2 不同流速下镁合金性能变化 | 第39-41页 |
3.2.1 力学性能变化 | 第39-40页 |
3.2.2 电化学腐蚀性能分析 | 第40-41页 |
3.3 分析与讨论 | 第41-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流场温度对镁合金降解行为的影响 | 第44-58页 |
4.1 不同温度下镁合金的降解行为 | 第44-53页 |
4.1.1 样品质量变化 | 第44-45页 |
4.1.2 析氢规律及浸泡溶液pH值变化 | 第45-47页 |
4.1.3 表面形貌分析 | 第47-53页 |
4.2 不同温度下镁合金性能变化 | 第53-55页 |
4.2.1 力学性能变化 | 第53-54页 |
4.2.2 电化学腐蚀性能分析 | 第54-55页 |
4.3 分析与讨论 | 第55-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流场腐蚀介质对镁合金降解行为的影响 | 第58-68页 |
5.1 腐蚀介质对镁合金的降解行为 | 第58-63页 |
5.1.1 样品质量变化 | 第58-59页 |
5.1.2 析氢规律及浸泡溶液pH值变化 | 第59-60页 |
5.1.3 表面形貌分析 | 第60-63页 |
5.2 腐蚀介质对镁合金性能变化 | 第63-65页 |
5.2.1 力学性能变化 | 第63-64页 |
5.2.2 电化学腐蚀性能分析 | 第64-65页 |
5.3 分析与讨论 | 第65-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六章 模拟流场环境下不同镁合金的降解行为研究 | 第68-78页 |
6.1 不同镁合金的降解行为 | 第68-73页 |
6.1.1 样品质量变化 | 第68-69页 |
6.1.2 析氢规律及浸泡溶液pH值变化 | 第69-70页 |
6.1.3 表面形貌分析 | 第70-73页 |
6.2 不同镁合金的性能变化 | 第73-75页 |
6.2.1 力学性能变化 | 第73-74页 |
6.2.2 电化学腐蚀性能分析 | 第74-75页 |
6.3 分析与讨论 | 第75-7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