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相互关系的阐述 | 第17-21页 |
1.4.1 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的关系 | 第17-18页 |
1.4.2 文化自信的内涵和层次 | 第18-19页 |
1.4.3 高中生文化自信的形成机制及要求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文化生活》教材内容彰显着文化自信 | 第21-29页 |
2.1 《文化生活》的课程目标蕴含着文化自信 | 第21-23页 |
2.1.1 提高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辨别能力 | 第21-22页 |
2.1.2 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度 | 第22页 |
2.1.3 激发对社会主义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 第22-23页 |
2.2 《文化生活》的正文内容贯穿着文化自信 | 第23-25页 |
2.2.1 在世界文化中凸显本民族文化优越性 | 第23-24页 |
2.2.2 在多样文化中强化社会主义文化主导性 | 第24-25页 |
2.2.3 在民族活动中强调中华文化的和谐性 | 第25页 |
2.3 《文化生活》的辅助内容凸显了文化自信 | 第25-29页 |
2.3.1 辅助文中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 | 第25-26页 |
2.3.2 插图中的民族文化符号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 第26-27页 |
2.3.3 综合探究中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化 | 第27-29页 |
第三章 高中生文化自信现状和《文化生活》教学中培养现状的调查分析 | 第29-38页 |
3.1 高中生文化自信的调查方案设计 | 第29-30页 |
3.1.1 问卷的编制 | 第29页 |
3.1.2 问卷的发放和统计 | 第29-30页 |
3.2 《文化生活》教学中关于高中生文化自信培养的访谈方案设计 | 第30页 |
3.3 当前高中生文化自信存在的问题 | 第30-34页 |
3.3.1 对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认知不够深入 | 第30-32页 |
3.3.2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度较低 | 第32页 |
3.3.3 对“我”文化自觉践行的意识和能力不足 | 第32-34页 |
3.4 《文化生活》教学中关于高中生文化自信培养存在的问题 | 第34-38页 |
3.4.1 文化情境创设不足导致学生的文化认知不清 | 第34-35页 |
3.4.2 合作探究效果不佳导致学生的文化情感较淡 | 第35-36页 |
3.4.3 缺少课外文化活动导致学生文化实践场缺乏 | 第36-38页 |
第四章 优化《文化生活》教学中高中生文化自信培养的路径 | 第38-46页 |
4.1 合理创设文化情境,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认知 | 第38-41页 |
4.1.1 营造教室环境,形成文化感知场域 | 第38-39页 |
4.1.2 结合教材内容,精选文化教学素材 | 第39-40页 |
4.1.3 创设文化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感知 | 第40-41页 |
4.2 运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积极的文化情感 | 第41-43页 |
4.2.1 在合作比较、反思中激发积极情感 | 第42-43页 |
4.2.2 在合作讨论、分享中强化积极情感 | 第43页 |
4.3 通过课外延展活动,促使学生践行文化价值观 | 第43-46页 |
4.3.1 设计课后延伸作业,提升学生的价值观认同 | 第43-44页 |
4.3.2 组织校内外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的积极践行 | 第44-46页 |
第五章 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教学设计——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例 | 第46-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60页 |
附录1:高中生文化自信的调查问卷 | 第56-59页 |
附录2:《文化生活》教学中高中生文化自信培养的访谈提纲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