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4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第11-13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2.1 模型与建模 | 第13-18页 |
2.1.1 模型 | 第13页 |
2.1.2 建模 | 第13-15页 |
2.1.3 化学模型 | 第15-16页 |
2.1.4 化学建模 | 第16-18页 |
2.2 学习进阶 | 第18-19页 |
2.2.1 学习进阶的定义 | 第18-19页 |
2.2.2 学习进阶的构成要素 | 第19页 |
2.3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9-20页 |
2.3.2 有意义学习理论 | 第20页 |
2.3.3 螺旋式课程设计理论 | 第20页 |
2.3.4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20页 |
2.3.5 其他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第三章 中学生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建模能力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研究 | 第23-29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3.2 研究对象 | 第23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3.4 问卷的编制与结构 | 第24页 |
3.5 调查对象 | 第24页 |
3.6 调查材料 | 第24页 |
3.7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4-29页 |
3.7.1 中学生对化学建模科学方法的认识 | 第24-25页 |
3.7.2 中学生化学模型建构能力水平 | 第25-27页 |
3.7.3 中学生化学建模能力水平层次 | 第27-28页 |
3.7.4 中学生化学建模能力水平层次存在差异的原因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基于提升中学生化学建模能力的物质结构教学设计 | 第29-53页 |
4.1 教学案例的设计思路与意义 | 第29页 |
4.2 案例一:原子的结构 | 第29-39页 |
4.3 案例二: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 第39-48页 |
4.4 案例三:人教版选修三《原子结构》教学片段 | 第48-50页 |
4.5 案例四:建立化学模型解决化学问题 | 第50-5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 第53-55页 |
5.1 结论 | 第53-54页 |
5.2 反思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附录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