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符号说明与缩写词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5-21页 |
1 引言 | 第15-21页 |
1.1 安莎霉素简介 | 第15页 |
1.2 ansatrienin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1.3 安莎霉素中的后修饰反应 | 第19-21页 |
第二章 astC和astF1基因功能验证 | 第21-34页 |
1 引言 | 第21页 |
2 实验材料 | 第21-24页 |
2.1 菌株及质粒 | 第21-22页 |
2.2 培养基 | 第22页 |
2.3 试剂 | 第22-23页 |
2.4 主要仪器 | 第23-24页 |
3 实验方法 | 第24-30页 |
3.1 astC和astF1基因敲除 | 第24-29页 |
3.2 突变株小量发酵和产物HPLC检测 | 第29页 |
3.3 安莎前体的分离与NMR结构鉴定 | 第29-30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0-32页 |
4.1 双交换突变株PCR验证 | 第30页 |
4.2 astC和astF1可能参与ansatrienins的生物合成 | 第30-31页 |
4.3 astC基因敲除突变株有多个前体峰积累 | 第31-32页 |
5 小结与讨论 | 第32-34页 |
第三章 AstC和AstF1异源表达与纯化 | 第34-4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4-36页 |
1.1 菌株及质粒 | 第34页 |
1.2 试剂 | 第34-35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35-3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6-41页 |
2.1 蛋白异源表达 | 第36-40页 |
2.2 蛋白纯化 | 第40-4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1-43页 |
3.1 AstC与AstF1蛋白纯化条件 | 第41-42页 |
3.2 AstC与AstF1镍柱纯化 | 第42-43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43-44页 |
第四章 AstC的功能、酶学性质和酶动力学研究 | 第44-55页 |
1 引言 | 第44页 |
2 实验材料 | 第44-45页 |
2.1 培养基 | 第44页 |
2.2 试剂 | 第44-45页 |
2.3 主要仪器 | 第45页 |
3 实验方法 | 第45-49页 |
3.1 AstC的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化反应 | 第45-46页 |
3.2 AstC的体外反应体系 | 第46-48页 |
3.3 AstC的最适pH与最适温度测定体系 | 第48-49页 |
3.4 AstC底物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49页 |
3.5 AstC反应时间曲线的测定 | 第49页 |
3.6 AstC酶动力学曲线的测定 | 第49页 |
3.7 AstC的氨基酸底物广谱性测定 | 第49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49-53页 |
4.1 SFP催化apo-AstC转化为holo-AstC | 第49-50页 |
4.2 AstC体外催化D-Alanine的加载 | 第50-51页 |
4.3 AstC的米氏曲线及K_m和K_(cat)值 | 第51-52页 |
4.4 AstC的底物广谱性研究 | 第52-53页 |
5 小结与讨论 | 第53-55页 |
第五章 AstF1的功能研究 | 第55-63页 |
1 引言 | 第55页 |
2 实验材料 | 第55-56页 |
2.1 培养基 | 第55页 |
2.2 试剂 | 第55-56页 |
2.3 主要仪器 | 第56页 |
3 实验方法 | 第56-59页 |
3.1 SNAC底物的化学合成 | 第56-57页 |
3.2 AstF1体外酶活测定 | 第57-58页 |
3.3 AstF1蛋白晶体初筛 | 第58-59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59-61页 |
4.1 AstF1的功能研究 | 第59-61页 |
4.2 AstF1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 第61页 |
5 小结与讨论 | 第61-63页 |
第六章 巴豆酰CoA还原羧化酶Nam8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 第63-75页 |
1 引言 | 第63-65页 |
2 实验材料 | 第65-67页 |
2.1 菌株及质粒 | 第65页 |
2.2 培养基 | 第65页 |
2.3 试剂 | 第65-66页 |
2.4 主要仪器 | 第66-67页 |
3 实验方法 | 第67-70页 |
3.1 Nam8蛋白小试表达纯化条件摸索 | 第67-68页 |
3.2 Nam8蛋白大量表达与纯化 | 第68页 |
3.3 Nam8蛋白浓缩,结晶初筛和复筛 | 第68-70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70-74页 |
4.1 Nam8蛋白表达与纯化 | 第70-71页 |
4.2 Nam8晶体筛选 | 第71-74页 |
5 小结与讨论 | 第74-75页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附录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附件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