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Contents | 第9-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 ·研究缘起 | 第12-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回顾 | 第14-15页 |
| ·媒体立场的文献梳理 | 第14-15页 |
| ·网络民意的文献梳理 | 第15页 |
| ·媒体立场与网络民意错位的文献梳理 | 第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内容分析方法 | 第15页 |
| ·案例分析法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 ·关键词的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 ·对公共事件及公共事件报道的概念界定 | 第17页 |
| ·对主流媒体及主流媒体立场的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 ·对网络民意的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 ·对错位的概念界定 | 第19页 |
| ·媒介场理论阐释 | 第19-21页 |
| ·媒介场的基本概况 | 第19-20页 |
| ·对中国媒介场的理论阐释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公共事件报道中主流媒体立场与网络民意的错位表现 | 第21-31页 |
| ·样本采集和分析单元 | 第21-23页 |
| ·目标样本的采集 | 第21-22页 |
| ·时间范围的选定 | 第22-23页 |
| ·分析单位的选定 | 第23页 |
| ·分析指标的建立 | 第23-25页 |
| ·分析指标建立的理论基础 | 第23-24页 |
| ·分析指标体系类目建构 | 第24-25页 |
| ·研究结果 | 第25-31页 |
| ·关注事件时间上的错位 | 第25-26页 |
| ·报道基调上的错位 | 第26-27页 |
| ·消息来源上的错位 | 第27-28页 |
| ·主题框架上的错位 | 第28-31页 |
| 第四章 公共事件报道中主流媒体立场与网络民意的错位原因 | 第31-40页 |
| ·基于媒介场内部因素作用导致错位 | 第32-36页 |
| ·传播者个体因素导致错位 | 第32-34页 |
| ·传播组织内部"显性行规"作用导致错位 | 第34-35页 |
| ·传播组织内部"隐性行规"作用导致错位 | 第35-36页 |
| ·基于媒介场外部因素作用导致错位 | 第36-40页 |
| ·政治场因素 | 第36-38页 |
| ·经济场因素 | 第38-39页 |
| ·文化场因素 | 第39-40页 |
| 第五章 公共事件报道中主流媒体立场和网络民意错位反映的问题 | 第40-45页 |
| ·主流媒体"监督政府"功能的缺失 | 第40-42页 |
| ·主流媒体"舆论监督"民意功能的缺失 | 第42-43页 |
| ·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功能的"过度"实施 | 第43-45页 |
| 第六章 总结 | 第45-47页 |
| ·研究结论 | 第45-46页 |
|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