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0 导论 | 第15-22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5页 |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研究的内容框架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9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20-22页 |
1 水利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与地位 | 第22-36页 |
·水利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 | 第22-28页 |
·水资源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 | 第22-25页 |
·水利发展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 | 第25-28页 |
·水利发展对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作用 | 第28-33页 |
·水利发展推动西部地区建设良好生态环境 | 第28-29页 |
·水利发展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 | 第29-30页 |
·水利发展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 第30-31页 |
·水利发展保障西部地区改善民生 | 第31-32页 |
·水利发展推进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 | 第32-33页 |
·水利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 | 第33-36页 |
·水利发展在西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 第33页 |
·水利发展在西部社会建设中的地位 | 第33-34页 |
·水利发展在西部生态环境中的地位 | 第34页 |
·水利发展在西部战略布局中的地位 | 第34-36页 |
2 西部大开发十年水利发展概况 | 第36-46页 |
·西部地区水土资源状况 | 第36-38页 |
·西北地区 | 第36-37页 |
·西南地区 | 第37-38页 |
·西部大开发水利发展10 年总体情况 | 第38-43页 |
·前期规划夯实发展基础 | 第39-40页 |
·骨干工程支撑西部发展 | 第40-41页 |
·民生水利普惠人民群众 | 第41页 |
·节水改造推进节水社会 | 第41-42页 |
·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 | 第42页 |
·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 第42-43页 |
·西部大开发中水利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43-46页 |
·调控能力不足与工程性缺水问题导致的水资源短缺 | 第43-44页 |
·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剧 | 第44页 |
·防洪标准低,抗灾能力与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不足 | 第44页 |
·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农业稳定增产的水利基础亟待加强 | 第44-46页 |
3 我国东中西部区域水利发展比较研究 | 第46-104页 |
·东部地区水利十年发展概况 | 第46-52页 |
·东部地区水利发展10 年总体情况 | 第46-47页 |
·东部地区典型省份10 年水利发展情况 | 第47-52页 |
·中部地区水利十年发展概况 | 第52-58页 |
·中部地区水利发展10 年总体情况 | 第52-53页 |
·中部地区典型省份10 年水利发展情况 | 第53-58页 |
·西部地区水利十年发展概况 | 第58-77页 |
·西部地区水利发展10 年总体情况 | 第58-59页 |
·西部地区各省份10 年水利发展情况 | 第59-77页 |
·东中西部地区水利发展比较 | 第77-104页 |
·水利投资情况比较 | 第77-98页 |
·水利发展政策的比较 | 第98-102页 |
·东中部水利发展对西部水利建设的启示 | 第102-104页 |
4 国外水利发展情况及对西部水利发展的启示 | 第104-119页 |
·美国水利发展情况 | 第104-107页 |
·美国水资源概况 | 第104页 |
·美国水资源管理结构 | 第104-105页 |
·美国水利政策的特点 | 第105-107页 |
·印度水利发展情况 | 第107-110页 |
·印度水资源概况 | 第107-108页 |
·印度水资源管理结构 | 第108页 |
·印度水利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108-110页 |
·以色列水利发展情况 | 第110-113页 |
·以色列水资源概况 | 第110-111页 |
·以色列水资源管理结构 | 第111页 |
·以色列水利政策的特点 | 第111-113页 |
·日本水利发展情况 | 第113-116页 |
·日本水资源概况 | 第113页 |
·日本的水资源管理结构 | 第113-114页 |
·日本水利政策的特点 | 第114-116页 |
·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启示 | 第116-119页 |
·以实现灌溉、防洪、抗旱以及饮用水投资均衡发展为根本立足点 | 第116-117页 |
·以多元化水利筹资方式为战略着眼点 | 第117页 |
·以加大水利科技投入为重要着力点 | 第117页 |
·以充分利用水权与水价的杠杆调节作用为关键切入点 | 第117-119页 |
5 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119-137页 |
·西部大开发对水利需求的特征分析 | 第119-120页 |
·目前西部各省(市、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动情况分析 | 第120-125页 |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确定 | 第120页 |
·MALMQUIST 指数分析 | 第120-122页 |
·西部各省(市、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动情况分析 | 第122-125页 |
·基于灰色关联的西部水资源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第125-129页 |
·灰色关联模型 | 第125-126页 |
·西部地区用水需求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 第126-129页 |
·西部地区用水量需求预测 | 第129-136页 |
·灰色系统预测的基本分类 | 第129-130页 |
·GM(1,1)预测模型 | 第130页 |
·实证分析 | 第130-136页 |
·本章小结 | 第136-137页 |
6 高海拔区域水利欠账与西南大旱—云南寻甸教训与启示 | 第137-164页 |
·西南大旱旱情回顾 | 第137-138页 |
·寻甸基本县情及水情 | 第138-141页 |
·基本县情 | 第138-139页 |
·水资源概况 | 第139-141页 |
·降雨概况 | 第141页 |
·寻甸县水利发展现状 | 第141-150页 |
·蓄水工程概况 | 第141-142页 |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现状 | 第142-146页 |
·防洪工程河道治理工程情况 | 第146-148页 |
·农村饮水安全及农田小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 第148页 |
·水资源保护及水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现状 | 第148-149页 |
·引水工程概况 | 第149-150页 |
·大旱至灾凸显的水利发展问题 | 第150-156页 |
·水利“欠账”太多,远远滞后于现实需要 | 第150-152页 |
·水利投资方向有问题,农田水利建设不受重视 | 第152-153页 |
·社会抗灾减灾意识薄弱,抗旱非工程措施不完善 | 第153-155页 |
·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 第155-156页 |
·特大干旱灾害带给人们的启示 | 第156-160页 |
·应从战略上重视水利与水务工作 | 第156-157页 |
·应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 第157-158页 |
·应尽快完善抗旱非工程措施体系 | 第158-159页 |
·应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 第159-160页 |
·对策与建议 | 第160-164页 |
·构建多主体、多渠道、多元化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机制 | 第160-161页 |
·以工代赈,贮水于民 | 第161-162页 |
·完善抗旱非工程性措施 | 第162-163页 |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 第163-164页 |
7 西部大开发的水利发展战略研究 | 第164-174页 |
·西部大开发的水利发展总体思路 | 第164-165页 |
·指导思想 | 第164页 |
·基本原则 | 第164-165页 |
·基本目标 | 第165页 |
·西部大开发的水利发展战略选择 | 第165-166页 |
·总体战略 | 第165页 |
·具体战略 | 第165-166页 |
·西部大开发的水利发展战略实施措施 | 第166-170页 |
·西北地区水利发展措施 | 第166-168页 |
·西南地区水利发展战略 | 第168-170页 |
·实施建议 | 第170-174页 |
·编制实施西部水利专项规划 | 第170-171页 |
·建立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 第171页 |
·探索多元化投资融资途径 | 第171-172页 |
·创新西部水利发展机制 | 第172页 |
·加大对西部水利工作的领导 | 第172-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174-178页 |
致谢 | 第178-17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