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序言 | 第7-9页 |
一、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概述 | 第9-20页 |
(一)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概念、历史沿革和重要性 | 第9-15页 |
1.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概念 | 第9-10页 |
2.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历史沿革 | 第10-11页 |
3.研究本罪的重要性及意义 | 第11-15页 |
(1)研究的重要性 | 第11-12页 |
(2)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二)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构成要件 | 第15-20页 |
1.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客体特征 | 第15-16页 |
2.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客观方面 | 第16-18页 |
3.非法占用农用地罪主体特征 | 第18-19页 |
4.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主观方面 | 第19-20页 |
二、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司法认定 | 第20-26页 |
(一)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与相关罪名的区分 | 第20-22页 |
1.本罪与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的区分 | 第20页 |
2.本罪与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和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的区分 | 第20-21页 |
3.本罪与非法采矿罪的区分 | 第21-22页 |
(二)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共犯及罪数问题 | 第22-26页 |
1.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教唆犯与帮助犯 | 第22-23页 |
2.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牵连犯与想象竞合犯 | 第23-26页 |
三、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缺陷及建言 | 第26-43页 |
(一)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构成要件的缺陷 | 第26-28页 |
1.客体上的缺陷 | 第26页 |
2.客观方面上的缺陷 | 第26-27页 |
3.主体上的缺陷 | 第27-28页 |
4.主观方面上的缺陷 | 第28页 |
(二)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立法缺陷 | 第28-35页 |
1.本罪罪状上的缺陷 | 第28-31页 |
(1)法条表述不准确 | 第28-29页 |
(2)认定标准不明确 | 第29-31页 |
2.本罪刑罚上的缺陷 | 第31-33页 |
(1)法定刑较低,刑罚威慑力小 | 第31-32页 |
(2)刑罚处罚方式单一 | 第32-33页 |
3.其他问题上的缺陷 | 第33-35页 |
(1)共同犯罪上的缺陷 | 第33-34页 |
(2)追诉时效上的缺陷 | 第34-35页 |
(三)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国内外刑事立法借鉴 | 第35-38页 |
1.大陆法系的刑事立法借鉴 | 第35-36页 |
2.英美法系的刑事立法借鉴 | 第36-37页 |
3.港澳台地区的刑事立法借鉴 | 第37-38页 |
(四)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立法及司法建言 | 第38-43页 |
1.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立法建言 | 第38-41页 |
(1)罪状上的建言 | 第38-40页 |
(2)刑罚上的建言 | 第40-41页 |
2.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司法建言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