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6-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16-1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17-18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3 研究内容、框架及方法 | 第19-21页 |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9-20页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20-21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21-23页 |
1.4.1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21-22页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与方法的文献综述 | 第23-37页 |
2.1 生产经济学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2.1.1 生产函数与技术约束 | 第23-26页 |
2.1.2 规模与供给决策 | 第26-27页 |
2.2 生产率与制度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 第27-30页 |
2.2.1 生产率研究的理论发展 | 第27-28页 |
2.2.2 制度与技术进步相关研究 | 第28-30页 |
2.3 粮食生产率及技术进步研究综述 | 第30-36页 |
2.3.1 粮食生产率的相关研究 | 第30-34页 |
2.3.2 农业技术进步的相关研究 | 第34-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中国粮食生产发展历程与生产波动研究 | 第37-67页 |
3.1 粮食生产能力发展沿革及现状分析 | 第37-44页 |
3.1.1 粮食作物的种植历史 | 第37-38页 |
3.1.2 粮食生产区域分布情况 | 第38-41页 |
3.1.3 粮食生产与自给情况 | 第41-44页 |
3.2 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国际比较 | 第44-49页 |
3.2.1 粮食生产的世界地位 | 第44-47页 |
3.2.2 主要粮食作物进出口情况 | 第47-49页 |
3.2.3 主要粮食作物贸易对象 | 第49页 |
3.3 全国及各地区粮食生产波动特征分析 | 第49-66页 |
3.3.1 粮食生产波动的总体特征 | 第49-58页 |
3.3.2 粮食生产波动的结构特征 | 第58-62页 |
3.3.3 影响粮食生产波动的因素分析 | 第62-6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中国粮食生产率研究 | 第67-92页 |
4.1 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分解 | 第67-77页 |
4.1.1 研究框架 | 第67-69页 |
4.1.2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 第69-72页 |
4.1.3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第72-77页 |
4.2 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性检验 | 第77-81页 |
4.2.1 收敛检验方法说明 | 第77-78页 |
4.2.2 经验检验与分析 | 第78-81页 |
4.3 劳动、土地生产率地区差异及分解 | 第81-91页 |
4.3.1 劳动生产率分析 | 第81-87页 |
4.3.2 土地生产率分析 | 第87-9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五章 中国粮食技术效率分布与技术溢出研究 | 第92-101页 |
5.1 技术效率的效率损失研究 | 第92-95页 |
5.1.1 技术效率损失函数及变量说明 | 第92-94页 |
5.1.2 模型拟合结果与分析 | 第94-95页 |
5.2 技术效率的空间分布研究 | 第95-97页 |
5.2.1 空间全局自相关性检验 | 第95-96页 |
5.2.2 空间局部自相关性检验 | 第96-97页 |
5.3 技术效率的空间溢出研究 | 第97-100页 |
5.3.1 模型的构建 | 第97-98页 |
5.3.2 数据说明及模型结果分析 | 第98-10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六章 农业技术类型对中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 | 第101-114页 |
6.1 粮食生产能力发展面临的约束 | 第101-104页 |
6.1.1 理性看待我国粮食“十连增” | 第101-102页 |
6.1.2 发展面临的诸多约束 | 第102-104页 |
6.2 不同技术类型对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的贡献 | 第104-110页 |
6.2.1 数据来源及说明 | 第104页 |
6.2.2 生产模型与条件模型的构建及实证结果分析 | 第104-110页 |
6.3 未来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潜力 | 第110-112页 |
6.3.1 突破约束因素的可能路径 | 第110-112页 |
6.3.2 “十三·五”期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发展前景 | 第112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第七章 影响粮食种植农户技术选择意愿的实证研究 | 第114-130页 |
7.1 调研样本说明 | 第114-118页 |
7.1.1 样本来源及分布情况 | 第114-115页 |
7.1.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115-118页 |
7.2 农户技术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 第118-125页 |
7.2.1 农户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 | 第118-119页 |
7.2.2 模型选择与变量设置 | 第119-120页 |
7.2.3 基于农户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测算 | 第120页 |
7.2.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120-125页 |
7.3 农户粮食生产技术需求与发展趋势 | 第125-129页 |
7.3.1 当前粮食生产技术发展需求分析 | 第125-126页 |
7.3.2 国际粮食生产技术发展趋势及经验 | 第126-128页 |
7.3.3 未来中国粮食生产技术发展展望 | 第128-129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30-136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130-132页 |
8.2 政策建议 | 第132-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5页 |
附录 | 第145-177页 |
致谢 | 第177-178页 |
作者简历 | 第1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