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1 车载信息对驾驶安全的影响 | 第12-13页 |
1.1.2 汽车中的视觉交互界面 | 第13页 |
1.1.3 HUD平视显示技术 | 第13-14页 |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1 实践意义 | 第14-15页 |
1.2.2 理论意义 | 第15页 |
1.3 论文内容和框架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人-车交互界面的设计研究 | 第17-30页 |
2.1 人机界面与人机交互设计方法 | 第17-18页 |
2.2 汽车人机工程 | 第18-23页 |
2.3 人-车视觉交互界面设计 | 第23-30页 |
2.3.1 国内外HUD的研究现状 | 第23-26页 |
2.3.2 汽车视觉交互界面设计 | 第26-30页 |
第三章 产品机会分析与用户研究 | 第30-42页 |
3.1 产品设计机会分析与定量研究 | 第30-36页 |
3.1.1 现有车型分析和产品机会识别 | 第30-33页 |
3.1.2 调查问卷研究和分析 | 第33-36页 |
3.2 定性研究和用户需求挖掘 | 第36-42页 |
3.2.1 用户访谈 | 第36-37页 |
3.2.2 用户访谈情况 | 第37-39页 |
3.2.3 用户需求挖掘 | 第39-41页 |
3.2.4 归类车载信息 | 第41-42页 |
第四章 系统框架和原型实现 | 第42-60页 |
4.1 系统框架设计 | 第42-44页 |
4.1.1 开发阶段的系统框架 | 第42-44页 |
4.1.2 实验阶段的系统框架 | 第44页 |
4.2 交互原型设计 | 第44-60页 |
4.2.1 HUD 交互原型 | 第44-45页 |
4.2.2 HUD界面设计 | 第45-60页 |
第五章 模拟仿真实验 | 第60-76页 |
5.1 已有产品的视觉交互界面形式 | 第61-62页 |
5.2 被测者 | 第62-63页 |
5.3 试验方法 | 第63-64页 |
5.4 实验设计 | 第64-66页 |
5.4.1 实验一:车速读取效率与准确度对比 | 第64-65页 |
5.4.2 实验二:超速提示读取效率对比 | 第65页 |
5.4.3 实验三:警示信息读取效率对比 | 第65-66页 |
5.5 实验注意事项 | 第66-67页 |
5.6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第67-75页 |
5.6.1 车速读取效率与准确度对比 | 第67-69页 |
5.6.2 超速提示读取效率对比 | 第69-70页 |
5.6.3 警示信息读取效率对比 | 第70-72页 |
5.6.4 新HUD视觉交互界面中的警示信息图标的认知性调查 | 第72-74页 |
5.6.5 被测者对HUD视觉交互界面形式的主观评价 | 第74-75页 |
5.7 实验结论 | 第75-76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 1:车载信息需求问卷调查表 | 第81-83页 |
附录 2:实验数据记录表 | 第83-85页 |
附录 3:新警示信息图标的认知性调查 | 第85-87页 |
附录 4:通用警示信息图标的认知性调查 | 第87-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附件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