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沥青混合料抗拧搓松散破坏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问题的提出及成因分析第10-12页
        1.1.1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1.1.2 造成拧搓松散破坏原因的简要分析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4-16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技术路线图第15-16页
第二章 沥青混合料发生拧搓松散破坏成因分析第16-27页
    2.1 沥青混合料拧搓松散破坏形式第16-18页
        2.1.1 按照破坏作用力分类第16-17页
        2.1.2 按照外界作用不同分类第17-18页
        2.1.3 不同松散破坏之间的关系第18页
    2.2 有限元模拟分析拧搓松散破坏第18-26页
        2.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18-20页
        2.2.2 模拟结果分析第20-26页
    2.3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沥青混合料拧搓松散破坏试验研究第27-45页
    3.1 拧搓松散破坏实验仪器研发第27-30页
        3.1.1 试验目的第27-28页
        3.1.2 试验仪器设计第28-29页
        3.1.3 试验仪器操作方法第29-30页
    3.2 拧搓松散破坏实验关键参数的选定第30-41页
        3.2.1 设计正交实验第31-34页
        3.2.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第34-39页
        3.2.3 参数选定第39-41页
    3.3 拧搓松散破坏评价第41-43页
        3.3.1 试验方法第41-42页
        3.3.2 评价指标的确定第42页
        3.3.3 拧搓松散破坏评价方法的试用第42-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四章 沥青混合料拧搓松散破坏影响因素研究第45-65页
    4.1 试验基础因素选择第45-49页
        4.1.1 原材料的选择第45-49页
        4.1.2 级配及试验参数选择第49页
    4.2 沥青种类对拧搓松散破坏的影响第49-53页
        4.2.1 沥青产地对拧搓松散破坏的影响第49-50页
        4.2.2 沥青类型对拧搓松散破坏的影响第50-52页
        4.2.3 沥青标号对拧搓松散破坏的影响第52-53页
    4.3 集料岩石种类对拧搓松散破坏的影响第53-55页
        4.3.1 集料岩石的种类第53-54页
        4.3.2 集料岩石种类对拧搓松散破坏的影响第54-55页
    4.4 沥青轻组分对拧搓松散破坏的影响第55-58页
        4.4.1 轻组分自身的性质第55-56页
        4.4.2 轻组分对拧搓松散破坏的影响第56-58页
    4.5 结构类型对拧搓松散破坏的影响第58-59页
        4.5.1 结构类型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第58页
        4.5.2 结构类型对拧搓松散破坏的影响第58-59页
    4.6 沥青与集料组合对拧搓松散破坏的影响第59-61页
    4.7 施工质量对拧搓松散破坏的影响第61-64页
        4.7.1 拌合过程对拧搓松散破坏的影响第61-62页
        4.7.2 运输过程对拧搓松散破坏的影响第62-63页
        4.7.3 摊铺对拧搓松散破坏的影响第63页
        4.7.4 碾压对拧搓松散破坏的影响第63页
        4.7.5 养护对拧搓松散破坏的影响第63-64页
    4.8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抗拧搓松散破坏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第65-77页
    5.1 马歇尔法配合比设计和拧搓松散破坏的相关性分析第65-71页
        5.1.1 马歇尔法配合比设计方法分析第65页
        5.1.2 路用性能和拧搓松散破坏的相关性分析第65-71页
    5.2 抗拧搓松散破坏配合比设计方法应用范围第71页
        5.2.1 地域范围第71页
        5.2.2 特殊道面范围第71页
    5.3 配合比设计指标第71-73页
        5.3.1 重要的控制指标第71-72页
        5.3.2 选定重要指标的参考值第72-73页
    5.4 抗拧搓松散破坏配合比设计第73-75页
        5.4.1 抗拧搓松散破坏配合比设计程序第73-75页
        5.4.2 配合比设计验证第75页
    5.5 本章小结第75-77页
主要结论及进一步建议第77-79页
    1 主要研究结论第77-78页
    2 主要创新点第78页
    3 进一步研究内容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8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内控框架的财务风险管理--以H公司为例
下一篇:F公司基于归因理论的数字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