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 | 第7-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综述 ESAT-6 家族蛋白在MTB致病中的功能 | 第12-21页 |
1 ESAT-6 家族蛋白的结构特征 | 第13-14页 |
2 ESAT-6 在MTB感染巨噬细胞中的功能 | 第14-15页 |
2.1 ESAT-6 的溶菌作用 | 第14页 |
2.2 ESAT-6 介导巨噬细胞激活 | 第14-15页 |
3 ESAT-6 与宿主细胞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 | 第15-17页 |
3.1 MAPK途径 | 第15页 |
3.2 ESAT-6 参与TCR(T-cell receptor)信号途径 | 第15-16页 |
3.3 ESAT-6 影响TLR-NF-ΚB的信号整合 | 第16页 |
3.4 ESAT-6 调节粘着斑通路相关基因 | 第16-17页 |
4 ESAT-6 影响细胞因子的表达 | 第17页 |
5 ESAT-6 的其他功能 | 第17-18页 |
6 ESAT-6 的应用 | 第18-21页 |
6.1 诊断试剂 | 第18-19页 |
6.2 疫苗 | 第19-20页 |
6.3 药物靶标 | 第20-21页 |
第2章 前言 | 第21-23页 |
第3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3-35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23-25页 |
3.1.1 实验菌株、载体和细胞 | 第23页 |
3.1.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第23-24页 |
3.1.3 主要试剂 | 第24-25页 |
3.1.4 主要仪器 | 第25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5-35页 |
3.2.1 结核分枝杆菌Rv3904c基因的扩增 | 第25页 |
3.2.2 Rv3904c PCR产物回收 | 第25-26页 |
3.2.3 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 第26页 |
3.2.4 大肠杆菌的转化 | 第26页 |
3.2.5 Rv3904c基因与T载质粒的构建 | 第26页 |
3.2.6 重组质粒提取 | 第26-27页 |
3.2.7 Rv3904c-p ALACE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27页 |
3.2.8 Rv3904c重组耻垢分枝杆菌的构建 | 第27-28页 |
3.2.9 重组蛋白在耻垢分枝杆菌中的表达验证 | 第28-29页 |
3.2.10 Rv3904c蛋白在重组耻垢分枝杆菌中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 第29-30页 |
3.2.11 Rv3904c重组蛋白对宿主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晶紫染色法 | 第30页 |
3.2.12 重组耻垢分枝杆菌 Ms-Rv3904c 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30页 |
3.2.13 重组耻垢分枝杆菌Ms-Rv3904c对SDS耐受的影响 | 第30页 |
3.2.14 体外模拟重组耻垢分枝杆菌Ms-Rv3904c在不同p H条件下的存活率 | 第30-31页 |
3.2.15 重组耻垢分枝杆菌Ms-Rv3904c对抗生素耐药的影响 | 第31页 |
3.2.16 重组菌侵染巨噬细胞存活率检测 | 第31-32页 |
3.2.17 定量RT-PCR检测重组菌Ms-Rv3904c侵染巨噬细胞后相关因子的转录水平 | 第32-35页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5-45页 |
4.1 生物信息学分析Rv3904c基因在分枝杆菌中是保守存在的 | 第35-36页 |
4.2 成功构建重组质粒Rv3904c-p ALACE | 第36页 |
4.3 构建重组耻垢分枝杆菌Ms-Rv3904c | 第36-37页 |
4.4 Rv3904c蛋白在重组耻垢分枝杆菌中成功表达 | 第37页 |
4.5 Rv3904c蛋白定位于细胞壁 | 第37-38页 |
4.6 Rv3904c蛋白不影响重组菌的生物膜形成 | 第38-39页 |
4.7 Rv3904c蛋白不影响重组菌Ms-Rv3904c的生长 | 第39页 |
4.8 Rv3904c蛋白增强重组菌Ms-Rv3904c对表面活性物质SDS的耐受 | 第39-40页 |
4.9 Rv3904c对重组菌在酸性条件下的存活没有影响 | 第40-41页 |
4.10 Rv3904c蛋白增加重组分枝杆菌对四种抗生素(NOR,INH,VAN,OFL)敏感性 | 第41-42页 |
4.11 Rv3904c有利于重组耻垢分枝杆菌在巨噬细胞中的存活 | 第42页 |
4.12 Rv3904c蛋白下调RAW264.7细胞感染后细胞因子的表达 | 第42-43页 |
4.13 Rv3904c过表达对特异性诱导增强THP-1细胞感染早期免疫调控因子的表达 | 第43-4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8页 |
5.1 实验结论 | 第45页 |
5.2 讨论与分析 | 第45-46页 |
5.3 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在学期间发表文章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