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8-10页 |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5页 |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2页 |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4页 | 
| 1.3.3 文献评述 | 第14-15页 | 
| 1.4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1.4.1 城市建设用地集约评价研究 | 第15页 | 
| 1.4.2 多方面分类评价城市建设用地集约水平 | 第15页 | 
| 1.4.3 提高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的措施与政策研究 | 第15页 |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1.5.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1.5.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1.6 论文可能的创新 | 第17-18页 |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 2.1 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 2.1.1 城市土地 | 第18页 | 
| 2.1.2 城市建设用地 | 第18-19页 | 
| 2.1.3 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 第19页 | 
| 2.2 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 2.2.2 区位理论 | 第20页 | 
| 2.2.3 地租地价理论 | 第20-21页 | 
| 2.2.4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 第21-22页 | 
| 第3章 日照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第22-31页 | 
| 3.1 社会经济与城市化发展分析 | 第22-23页 | 
| 3.2 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 | 第23-28页 | 
| 3.2.1 土地利用结构时空特征 | 第23-27页 | 
| 3.2.2 土地利用的特点 | 第27-28页 | 
| 3.3 城市建设用地现状分析 | 第28-29页 | 
| 3.3.1 城市建设用地现状 | 第28-29页 | 
| 3.3.2 城市建设用地数量变化分析 | 第29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第4章 日照市城市建设用地集约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 | 第31-44页 | 
| 4.1 城市建设用地集约水平测度 | 第31-39页 | 
| 4.1.1 传统TOPSIS模型评价原理及其改进 | 第31-34页 | 
| 4.1.2 模型指标体系设计 | 第34-35页 | 
| 4.1.3 指标权重确定 | 第35-36页 | 
| 4.1.4 城市建设用地集约水平动态评价 | 第36-38页 | 
| 4.1.5 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横向比较 | 第38-39页 | 
| 4.2 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障碍因子诊断 | 第39-42页 | 
| 4.2.1 障碍因子诊断模型选取 | 第39-40页 | 
| 4.2.2 指标层障碍度分析 | 第40-41页 | 
| 4.2.3 准则层障碍度分析 | 第41-42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第5章 促进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措施建议 | 第44-49页 | 
| 5.1 合理编制土地规划,避免城市无序扩展 | 第44-45页 | 
| 5.2 科学增加土地投入,提升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 第45页 | 
| 5.3 加大城市土地内部挖潜,盘活存量土地利用效率 | 第45-46页 | 
| 5.4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 第46-47页 | 
| 5.5 完善城市土地利用监管体系 | 第47-49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49-52页 | 
| 6.1 主要结论 | 第49-50页 | 
| 6.2 有待完善的工作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