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流派及其研究论文--人道主义论文

彼得·辛格的人性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1.1 其人其说第9-10页
        1.1.2 选题背景第10页
        1.1.3 选题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1-14页
        1.2.1 国外研究状况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状况第12-13页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3-14页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第14-15页
        1.3.1 研究方法第14页
        1.3.2 研究内容第14-15页
2 彼得·辛格生态伦理学的形成背景第15-19页
    2.1 现实背景第15-16页
        2.1.1 经济危机第15页
        2.1.2 环境危机第15-16页
        2.1.3 社会危机第16页
    2.2 理论基础第16-19页
        2.2.1 功利主义第16-18页
        2.2.2 利益平等原则第18页
        2.2.3 进化论思想第18-19页
3 彼得·辛格生态伦理学中人性论的内容第19-26页
    3.1 “人”的含义第19-20页
        3.1.1 “人类物种的成员”第19-20页
        3.1.2 “命主”第20页
        3.1.3 二者的关系第20页
    3.2 “人”的价值第20-23页
        3.2.1 物种主义的自然观第21页
        3.2.2 感觉快乐的幸福论第21-22页
        3.2.3 生命的内在价值第22-23页
    3.3 “人”的地位第23-26页
        3.3.1 人和动物的平等原则第23-24页
        3.3.2 残障人安乐死理论第24-25页
        3.3.3 严厉禁止对动物的实验第25-26页
4 彼得·辛格生态伦理学中人性论的启示第26-35页
    4.1 人性论思想对生态伦理学的贡献第26-29页
        4.1.1 为生态伦理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第26-27页
        4.1.2 对当前生态保护具有启发性第27-28页
        4.1.3 揭示了资本掠夺资源的罪恶第28-29页
    4.2 生态伦理学中人性研究的局限性第29-33页
        4.2.1 消解人的主体性,否定人的实践性第29-30页
        4.2.2 强调人的自然性,违背人的社会性第30-31页
        4.2.3 宣扬人的感性,忽视人的理性第31-32页
        4.2.4 强调人的生物性,否认人的阶级性第32-33页
    4.3 生态伦理学中人性论的结论第33-35页
        4.3.1 构建“以人为本”的生态伦理学第33-34页
        4.3.2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第34-35页
结论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38-39页
致谢第39-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杜仲梦尼夜蛾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饲养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MBD的船用柴油机关键件自动编程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