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1 银行业务转型是满足客户需求变化的必然选择 | 第9-10页 |
1.2.2 行业客户信息化需求强劲带来机遇 | 第10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0-12页 |
2 行业信息化服务的概念和现状 | 第12-18页 |
2.1 行业信息化的概念 | 第12页 |
2.2 行业信息化的范围 | 第12-13页 |
2.3 行业信息化的发展轨迹 | 第13-15页 |
2.3.1 行业信息化的演化过程 | 第14页 |
2.3.2 行业信息化发展中的二次创新 | 第14-15页 |
2.4 行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 第15-18页 |
2.4.1 网络及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 | 第15-16页 |
2.4.2 投资比例稳中有升 | 第16页 |
2.4.3 需求范围不断延伸 | 第16页 |
2.4.4 服务模式内外结合 | 第16-18页 |
3 工商银行客户行业信息化服务的SWOT分析 | 第18-24页 |
3.1 优势 | 第18-20页 |
3.1.1 拥有强大的客户基础 | 第18页 |
3.1.2 具备雄厚的技术实力 | 第18-19页 |
3.1.3 提供完善的服务资源 | 第19页 |
3.1.4 具有优质的品牌形象 | 第19-20页 |
3.2 劣势 | 第20-21页 |
3.2.1 缺乏对行业应用和背景的了解 | 第20页 |
3.2.2 管理机制与行业信息化拓展要求不相适应 | 第20-21页 |
3.2.3 参与行业信息化的盈利模式尚未形成 | 第21页 |
3.3 机遇 | 第21-22页 |
3.3.1 国家政策重点支持 | 第21-22页 |
3.3.2 行业需求蓬勃发展 | 第22页 |
3.4 威胁 | 第22-24页 |
3.4.1 外部竞争异常激烈 | 第22-23页 |
3.4.2 政策监管日益严格 | 第23-24页 |
4 工商银行客户行业信息化服务成效及问题分析 | 第24-36页 |
4.1 “工银聚”供应链协同金融服务平台 | 第24-27页 |
4.1.1 项目背景 | 第24-25页 |
4.1.2 产品介绍 | 第25-27页 |
4.1.3 服务成效 | 第27页 |
4.1.4 存在问题 | 第27页 |
4.2 招投标保证金管理系统 | 第27-30页 |
4.2.1 项目背景 | 第27-28页 |
4.2.2 产品介绍 | 第28-29页 |
4.2.3 服务成效 | 第29-30页 |
4.2.4 存在问题 | 第30页 |
4.3 资金财务管理系统 | 第30-32页 |
4.3.1 项目背景 | 第30-31页 |
4.3.2 产品介绍 | 第31-32页 |
4.3.3 服务成效 | 第32页 |
4.3.4 存在问题 | 第32页 |
4.4 银医一卡通 | 第32-36页 |
4.4.1 项目背景 | 第32-33页 |
4.4.2 产品介绍 | 第33-34页 |
4.4.3 服务成效 | 第34页 |
4.4.4 存在问题 | 第34-36页 |
5 工商银行客户行业信息化服务策略建议 | 第36-48页 |
5.1 确立行业信息化服务的战略地位 | 第36页 |
5.2 选择行业信息化服务的领域和范围 | 第36-39页 |
5.2.1 拓展电子供应链的应用 | 第37-38页 |
5.2.2 推进电子政务的发展 | 第38-39页 |
5.2.3 加快民生领域的合作 | 第39页 |
5.3 组建行业信息化服务专业团队 | 第39-42页 |
5.3.1 以客户为中心设立运营团队 | 第40页 |
5.3.2 以体验为宗旨设立产品团队 | 第40-42页 |
5.3.3 以合作为理念设立研发团队 | 第42页 |
5.4 构架行业信息化技术实现方案 | 第42-48页 |
5.4.1 使用云计算的优势 | 第43-44页 |
5.4.2 利用云计算搭建的技术架构 | 第44-4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8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