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2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20页 |
1.1.1 课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2 课题来源 | 第13-16页 |
1.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2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20-28页 |
1.2.1 频谱感知算法 | 第20-23页 |
1.2.2 频谱聚合技术 | 第23-28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30-32页 |
第2章 基于认知的频谱聚合技术理论研究 | 第32-50页 |
2.1 引言 | 第32页 |
2.2 认知无线电中的频谱感知算法 | 第32-39页 |
2.2.1 能量检测算法 | 第33-36页 |
2.2.2 匹配滤波检测算法 | 第36-39页 |
2.3 频谱聚合资源调度算法的关键技术 | 第39-46页 |
2.3.1 频谱聚合调度器结构 | 第40-42页 |
2.3.2 成分载波选择算法 | 第42-44页 |
2.3.3 资源块分配算法 | 第44-46页 |
2.4 频谱聚合传输模型理论基础 | 第46-4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3章 主从信号共存条件下直流偏移自适应联合频谱感知算法 | 第50-72页 |
3.1 引言 | 第50页 |
3.2 联合频谱感知算法的系统模型 | 第50-54页 |
3.2.1 四元假设模型和算法系统模型 | 第51-53页 |
3.2.2 再采样过程 | 第53-54页 |
3.3 联合频谱感知算法的理论分析 | 第54-61页 |
3.3.1 联合频谱感知算法设计 | 第54-59页 |
3.3.2 SUSS模块对联合频谱感知算法的影响 | 第59-60页 |
3.3.3 检测门限和检测长度设置 | 第60-61页 |
3.4 仿真与性能分析 | 第61-71页 |
3.4.1 存在认知用户信号时检测性能 | 第61-64页 |
3.4.2 存在直流偏移时检测性能 | 第64-67页 |
3.4.3 直流偏移变化率对联合频谱感知算法的影响 | 第67-69页 |
3.4.4 非完美同步对联合频谱感知算法的影响 | 第69-7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4章 基于认知的频谱聚合资源调度算法 | 第72-91页 |
4.1 引言 | 第72页 |
4.2 基于认知的资源调度算法系统模型 | 第72-79页 |
4.2.1 CR-RS算法应用场景 | 第73-75页 |
4.2.2 CR-RS资源调度器结构 | 第75-79页 |
4.3 CR-RS算法的理论分析 | 第79-84页 |
4.3.1 CR-RS算法数据包调度 | 第80-81页 |
4.3.2 CR- RS算法成分载波选择 | 第81-82页 |
4.3.3 CR-RS算法性能分析 | 第82-84页 |
4.4 仿真与性能分析 | 第84-9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5章 面向实时业务的成分载波配置切换算法 | 第91-109页 |
5.1 引言 | 第91页 |
5.2 RT-CCCS算法的系统模型 | 第91-95页 |
5.3 RT-CCCS算法的理论分析 | 第95-99页 |
5.4 仿真与性能分析 | 第99-108页 |
5.4.1 成分载波数不固定时频谱聚合性能 | 第100-104页 |
5.4.2 成分载波数固定时频谱聚合性能 | 第104-10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结论 | 第109-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2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20-123页 |
致谢 | 第123-124页 |
个人简历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