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加压焊论文

基于中间层的AZ31镁合金/5052铝合金电阻点焊焊接性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3-29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页
    1.2 镁合金和铝合金的连接第13-15页
        1.2.1 镁合金和铝合金及其应用第13-14页
        1.2.2 镁合金和铝合金连接的意义第14-15页
    1.3 镁/铝异种合金连接的研究现状第15-24页
        1.3.1 镁/铝激光焊第15-16页
        1.3.2 镁/铝电弧焊第16页
        1.3.3 镁/铝扩散焊第16-18页
        1.3.4 镁/铝爆炸焊第18-19页
        1.3.5 镁/铝搅拌摩擦焊第19-22页
        1.3.6 镁/铝复合热源焊接第22-24页
    1.4 基于中间层的镁/铝异种合金连接的研究现状第24-25页
    1.5 电阻点焊在镁/铝异种连接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第25-27页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7-29页
第2章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第29-35页
    2.1 试验材料第29-30页
    2.2 研究方法第30-33页
        2.2.1 焊接方法第30页
        2.2.2 焊前准备及焊接参数第30-31页
        2.2.3 焊件拉剪测试方法第31页
        2.2.4 焊件疲劳性能测试方法第31-32页
        2.2.5 接头显微硬度测试第32-33页
        2.2.6 接头微观组织及物相分析方法第33页
    2.3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3章 异种金属镁/铝直接电阻点焊焊接性第35-43页
    3.1 研究方法第35-36页
    3.2 接头微观组织分析第36-38页
        3.2.1 焊接熔核基本形态第36页
        3.2.2 熔核的微观组织结构第36-37页
        3.2.3 接头显微硬度分布第37-38页
    3.3 接头力学性能第38-40页
        3.3.1 焊接电流的影响第38页
        3.3.2 焊接时间的影响第38-40页
    3.4 断口形貌分析第40-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基于高熔点金属中间层的镁/铝电阻点焊焊接性第43-67页
    4.1 中间层的选择第43-47页
    4.2 基于镍中间层的镁/铝电阻点焊热分布分析第47-50页
    4.3 接头的力学性能第50-53页
        4.3.1 焊接电流缓降时间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1页
        4.3.2 镍层厚度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1-53页
        4.3.3 焊接电流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3页
    4.4 基于镍中间层的镁/铝接头界面分析第53-59页
        4.4.1 熔核的形态第54页
        4.4.2 铝-镍界面分析第54-56页
        4.4.3 镁-镍界面分析第56-59页
    4.5 断口形貌特征第59-62页
    4.6 基于镍中间层的镁/铝电阻点焊连接机理分析第62-65页
        4.6.1 铝侧熔核的凝固过程第63-64页
        4.6.2 镁侧熔核的凝固过程第64-65页
    4.7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5章 基于带镀层的高熔点中间层的镁/铝电阻点焊焊接性第67-86页
    5.1 带镀层高熔点金属中间层第67-69页
    5.2 接头的力学性能第69-70页
    5.3 基于镀锡钢中间层的镁/铝接头的界面分析第70-78页
        5.3.1 熔核的形态及焊接缺陷的控制第70-73页
        5.3.2 显微硬度分布第73页
        5.3.3 铝-钢界面分析第73-76页
        5.3.4 镁-钢界面分析第76-78页
    5.4 断面形貌特征第78-81页
    5.5 基于镀锡钢中间层的镁/铝电阻点焊连接机理第81-84页
        5.5.1 铝侧熔核的凝固过程第82页
        5.5.2 镁侧熔核的凝固过程第82-83页
        5.5.3 接头演化过程分析第83-84页
    5.6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6章 镁/铝电阻点焊接头疲劳性能研究第86-99页
    6.1 研究方法第86-88页
        6.1.1 焊接参数的选择第86页
        6.1.2 疲劳性能测试参数的确定第86-88页
    6.2 接头的疲劳性能第88-91页
        6.2.1 接头的疲劳寿命第88-89页
        6.2.2 疲劳裂纹起始寿命第89-91页
    6.3 疲劳失效模式分类第91-93页
        6.3.1 高载荷下的失效模式第91-93页
        6.3.2 中载荷下的失效模式第93页
        6.3.3 低载荷下的失效模式第93页
    6.4 断面形貌特征及疲劳裂纹扩展形式分析第93-98页
        6.4.1 镁/铝直接点焊的断面形貌特征第95-96页
        6.4.2 基于镀锡钢中间层的镁/铝电阻点焊的断面形貌特征第96-98页
    6.5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结论第99-101页
创新点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1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12-114页
致谢第114-115页
个人简历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通信辐射源特征提取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多故障状态空间分析的航电系统安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