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传染的微观经济特征研究--基于公司数据角度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22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1.2.1 传染的定义、分类和测度 | 第10-13页 |
1.2.2 金融传染的传播渠道与机制 | 第13-18页 |
1.3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 第18-19页 |
1.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9页 |
1.4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 第19-20页 |
1.5 研究框架图 | 第20-22页 |
2 金融传染机制的理论分析 | 第22-28页 |
2.1 金融传染发生的根源 | 第22-23页 |
2.2 金融传染的具体机制 | 第23-28页 |
2.2.1 贸易渠道具体机制 | 第23-24页 |
2.2.2 金融渠道具体机制 | 第24-25页 |
2.2.3 流动性渠道具体机制 | 第25-26页 |
2.2.4 预期渠道具体机制 | 第26-28页 |
3 变量选取和数据样本 | 第28-34页 |
3.1 特征变量的构造 | 第28-31页 |
3.1.1 产品竞争力 | 第28-29页 |
3.1.2 收入效应 | 第29-30页 |
3.1.3 流动性 | 第30-31页 |
3.1.4 信贷紧缩 | 第31页 |
3.2 数据样本及其来源 | 第31-34页 |
4 金融传染的微观经济特征研究 | 第34-48页 |
4.1 金融传染的单一特征变量研究 | 第34-40页 |
4.1.1 方法 | 第34-35页 |
4.1.2 实证结果 | 第35-40页 |
4.2 金融传染的微观经济特征综合研究 | 第40-43页 |
4.2.1 实证研究方法 | 第40-41页 |
4.2.2 实证结果 | 第41-43页 |
4.3 稳健性检验 | 第43-48页 |
4.3.1 重新定义危机时期 | 第44-45页 |
4.3.2 重新定义关键变量或模型 | 第45-48页 |
5 结论及建议 | 第48-52页 |
5.1 本文结论 | 第48-49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9-50页 |
5.3 文章局限性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