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论文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低龄老年人社会健康研究--以苏州吴中区某老年活动中心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目的第11页
        1.1.3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5页
        1.2.1 国外学者关于老年人社会健康的研究综述第11-13页
        1.2.2 国内学者关于老年人社会健康的研究综述第13-14页
        1.2.3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第14-15页
    1.3 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的解析第15-16页
        1.3.1 老年人概念及特征第15页
        1.3.2 低龄老年人概念第15页
        1.3.3 老年人的社会健康第15-16页
    1.4 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第16-18页
        1.4.1 理论依据第16-17页
        1.4.2 研究思路第17页
        1.4.3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5 研究的创新点第18-19页
第二章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低龄老年人社会健康的可行性第19-27页
    2.1 城市低龄老年人的社会健康现状第19-22页
        2.1.1 对自身健康状况认知不足第19页
        2.1.2 社会参与情况整体偏低第19-20页
        2.1.3 角色改变使其获得的支持减少第20-21页
        2.1.4 服务需求多样化得不到满足第21-22页
    2.2 影响老年人社会健康的因素第22-23页
        2.2.1 经济社会因素第22页
        2.2.2 心理健康因素第22-23页
        2.2.3 家庭因素第23页
        2.2.4 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因素第23页
    2.3 城市低龄老年人对社会健康的需求第23-24页
    2.4 社会工作介入低龄老年人社会健康的可行性第24-27页
第三章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低龄老年人社会健康的实务过程第27-41页
    3.1 个案介入——以吴中区某老年活动中心老年人为例第27-30页
        3.1.1 第一阶段:个案服务介入第27-28页
        3.1.2 第二阶段:个案实施过程第28-30页
        3.1.3 第三阶段:个案活动成效评估第30页
    3.2 小组介入——以吴中区某老年活动中心为例第30-38页
        3.2.1 第一阶段:由个案到小组第31页
        3.2.2 第二阶段:小组策划与实施第31-37页
        3.2.3 第三阶段:小组活动成效评估第37-38页
    3.3 社工介入老年人社会健康后取得的成效第38-41页
        3.3.1 建立服务档案,服务具有针对性第38-39页
        3.3.2 联动服务模式使老年人获得更多支持第39-40页
        3.3.3 开展更多活动促进老年人社会功能行使第40-41页
第四章 社工介入老年人社会健康实务的反思及建议第41-45页
    4.1 社工实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第41-43页
        4.1.1 老年人对社会工作者认识度不高第41页
        4.1.2 小组组员之间认同感不强第41-42页
        4.1.3 社工专业技巧不足,社会健康难以直观体现第42页
        4.1.4 公共服务模式契合度不够第42-43页
    4.2 改善老年人社会健康的几点建议第43-45页
        4.2.1 扩展老年人养老模式第43页
        4.2.2 提高社工的专业素养第43-44页
        4.2.3 发展以社工小组介入的策略第44页
        4.2.4 拓展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第44-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附录第48-52页
致谢第52-53页
作者简介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产菊粉酶菌株的筛选及菊粉同步糖化发酵产D-乳酸研究
下一篇:体外反搏联合麝香保心丸对AMI患者PCI术后GDF-15、IL-6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