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四、论文框架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3页 |
第一节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一、通用文本语义韵研究 | 第14-15页 |
二、特殊用途文本的语义韵研究 | 第15-16页 |
三、语义韵在英语词典中的应用研究 | 第16-17页 |
四、语义韵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第17页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一、通用文本的语义韵研究 | 第17-18页 |
二、特殊用途文本的语义韵研究 | 第18-19页 |
三、语义韵在英语词典中的应用研究 | 第19页 |
四、语义韵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第19-20页 |
第三节 基于语料库的“做”类英语动词语义韵研究 | 第20-21页 |
第四节 研究发展趋势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理论框架 | 第23-34页 |
第一节 语料库语言学 | 第23-24页 |
第二节 语境理论 | 第24-25页 |
第三节 搭配理论 | 第25-29页 |
一、搭配的概念 | 第25-27页 |
二、搭配的类型 | 第27-29页 |
第四节 语义韵理论 | 第29-32页 |
一、语义韵的概念 | 第29-31页 |
二、语义韵的分类 | 第31-32页 |
第五节 理论构建分析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34-48页 |
第一节 研究所涉及的语料库 | 第34-36页 |
一、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 | 第34-36页 |
二、弗雷堡语料库 | 第36页 |
三、英国国家语料库 | 第36页 |
第二节 研究工具 | 第36-40页 |
一、WordNet | 第37-38页 |
二、AntConc3.2.4w | 第38-39页 |
三、Log-likelihood Calculator | 第39页 |
四、MI-score | 第39-40页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40-44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44-46页 |
第五节 研究过程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 第48-78页 |
第一节 “做”类英语实义动词频数分布 | 第48-51页 |
一、“做”类英语动词在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的频数分布情况 | 第48-49页 |
二、“做”类英语动词在英国本族语者语料库的频数分布情况 | 第49-51页 |
第二节 “做”类英语实义动词的搭配词研究 | 第51-58页 |
一、“做”类动词在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中的搭配词研究分析 | 第52-54页 |
二、“做”类动词在英国本族语者语料库中的搭配词研究分析 | 第54-58页 |
第三节 “做”类英语实义动词的语义韵考察 | 第58-75页 |
一、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中的“做”类动词语义韵考察 | 第58-63页 |
二、英国本族语者语料库中的“做”类动词语义韵考察 | 第63-71页 |
三、本族语与学习者语料库的“做”类动词语义韵情况对比 | 第71-75页 |
第四节 导致中国英语学习者语义韵冲突的原因 | 第75-77页 |
一、母语影响 | 第75-76页 |
二、文化差异 | 第76页 |
三、语义韵自身的特点 | 第76-77页 |
四、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词汇深度不够 | 第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78-87页 |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第78-80页 |
第二节 研究的启示 | 第80-84页 |
一、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 第80-83页 |
二、对词典编纂的启示 | 第83-84页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性及今后发展方向 | 第84-86页 |
一、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 第84-85页 |
二、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 第85-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结语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5页 |
附录 | 第95-151页 |
致谢 | 第151-1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