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语说明 | 第12-13页 |
前言 | 第13-18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3-17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7-18页 |
对象和方法 | 第18-23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1.1.1 纳入标准 | 第18页 |
1.1.2 排除标准 | 第18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8-22页 |
1.2.1 研究分组 | 第18页 |
1.2.2 处理方法 | 第18页 |
1.2.3 干预环境 | 第18-19页 |
1.2.4 干预内容 | 第19页 |
1.2.5 评估和与测量 | 第19-22页 |
1.3 统计分析 | 第22-23页 |
结果 | 第23-30页 |
2.1 一般资料 | 第23-24页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对自杀态度的比较 | 第24-25页 |
2.2.1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NGASR量表比较 | 第24页 |
2.2.2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自杀危险因素评估表比较 | 第24-25页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比较 | 第25-26页 |
2.3.1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MMSE量表比较 | 第25页 |
2.3.2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ADL量表比较 | 第25-26页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焦虑症状比较 | 第26-28页 |
2.4.1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SAS量表比较 | 第26页 |
2.4.2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SDS量表比较 | 第26-27页 |
2.4.3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HAMA量表比较 | 第27页 |
2.4.4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HAMD-24 量表比较 | 第27-28页 |
2.4.5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GDS量表比较 | 第28页 |
2.5 研究组年龄与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差值的相关分析 | 第28-29页 |
2.6 研究组病程与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差值的相关分析 | 第29-30页 |
讨论 | 第30-39页 |
3.1 老年抑郁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重要性 | 第30-31页 |
3.1.1 抑郁症的定义及特点 | 第30页 |
3.1.2 老年抑郁患者的临床特点 | 第30-31页 |
3.2 内观认知疗法能有效改善老年抑郁患者的临床症状 | 第31-33页 |
3.2.1 心理治疗对抑郁治疗的疗效 | 第31-33页 |
3.2.2 心理治疗对老年抑郁患者的治疗优势 | 第33页 |
3.3 内观认知疗法有效改善老年抑郁患者自杀观念且全面改善抑郁症状 | 第33-36页 |
3.3.1 内观的概念 | 第33-34页 |
3.3.2 内观疗法的发展及分类 | 第34-35页 |
3.3.3 内观疗法能有效改善老年抑郁的自杀观念 | 第35页 |
3.3.4 内观治疗可全面改善老年抑郁症状 | 第35-36页 |
3.4 内观认知疗法改善老年抑郁患者自杀观念的心理机制探讨 | 第36-38页 |
3.4.1 内观治疗对抑郁症治疗的心理机制探讨 | 第36-37页 |
3.4.2 内观认知疗法对老年抑郁患者自杀观念改善的心理机制探讨 | 第37-38页 |
3.5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7-48页 |
综述 老年认知障碍的临床治疗进展 | 第48-59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个人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