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动态语法观视域下高考语病辨析题命题与解析问题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1-12页
1 前人研究分类综述第12-15页
    1.1 理论探讨类第12-13页
    1.2 试题梳理类第13页
    1.3 应试技巧类第13页
    1.4 教学对策类第13-14页
    1.5 小结第14-15页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5-21页
    2.1 动态语法观第15-18页
        2.1.1 语法第15页
        2.1.2 语法观第15-16页
        2.1.3 三个平面语法理论第16-17页
        2.1.4 动态语法观第17-18页
    2.2 语言和言语第18-20页
    2.3 高考语病辨析题第20-21页
3 2010-2015 年高考语病辨析题概述第21-26页
    3.1 考查形式以及分值安排第21-22页
    3.2 考查点统计第22-24页
    3.3 考试选材特点第24-25页
    3.4 小结第25-26页
4 基于动态语法观的命题失误分析第26-40页
    4.1“搭配不当”类命题失误第26-28页
        4.1.1 主宾搭配第26-27页
        4.1.2 动宾搭配第27-28页
    4.2“成分残缺或赘余”类命题失误第28-31页
        4.2.1 成分残缺类第28-30页
        4.2.2 成分赘余第30-31页
    4.3“不合逻辑”类命题失误第31-35页
        4.3.1 属种关系矛盾第31-33页
        4.3.2 单面和双面矛盾第33-35页
    4.4 其他命题失误第35-36页
        4.4.1 介词用法第35页
        4.4.2 关联词语第35-36页
    4.5 语病题命题失误原因探析第36-39页
        4.5.1 命题失误的客观原因第36-37页
        4.5.2 命题失误的主观原因第37-39页
    4.6 小结第39-40页
5 基于动态语法观的解析失误分析第40-49页
    5.1 解析失误考察第40-45页
        5.1.1 牵强附会第40-42页
        5.1.2 以偏概全第42-43页
        5.1.3 浅尝辄止第43-44页
        5.1.4 指鹿为马第44-45页
    5.2 解析失误的原因探析第45-48页
        5.2.1 解析失误的客观原因第45-46页
        5.2.2 解析失误的主观原因第46-48页
    5.3 小结第48-49页
6 高考语病辨析题命题及解析新思路第49-61页
    6.1 语病辨析题命题及解析改革的理论性建议第49-57页
        6.1.1 规范性语言和生活性言语的关系第49-52页
        6.1.2 专家语法和教学语法的关系第52-53页
        6.1.3 淡化语法与语法教学的关系第53-57页
    6.2 语病辨析题命题及解析改革的实践性建议第57-59页
        6.2.1 高考语病辨析题命题改革建议第57-58页
        6.2.2 高考语病辨析题解析改革建议第58-59页
    6.3 小结第59-61页
7 结语及余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尤利西斯》的他性叙事研究
下一篇:超声波热能表及远程抄表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