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自主学习是成为符合社会发展人才的需要 | 第10页 |
1.2.2 自主学习是提升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 | 第10页 |
1.2.3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第10页 |
1.2.4 自主学习是促进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 | 第10-11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题目的确立 | 第13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5.1 问卷调查法 | 第13页 |
1.5.2 文献法 | 第13-14页 |
1.5.3 观察法 | 第14页 |
1.5.4 访谈法 | 第14-15页 |
2 理论依据 | 第15-19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2.1.1 自主学习 | 第15页 |
2.1.2 自主学习能力 | 第15-16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6-17页 |
2.2.2 人本主义理论 | 第17页 |
2.2.3 认知学习理论 | 第17页 |
2.2.4 主体教育理论 | 第17-18页 |
2.2.5 终身学习思想 | 第18-19页 |
3 研究过程 | 第19-21页 |
3.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19页 |
3.2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第19-20页 |
3.3 调查实施 | 第20-21页 |
3.3.1 调查对象选取 | 第20页 |
3.3.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20-21页 |
4 高中生化学自主学习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1-33页 |
4.1 总体现状 | 第21-25页 |
4.1.1 对学习化学学习动机的分析 | 第21-22页 |
4.1.2 对化学学习的习惯和方法的分析 | 第22-23页 |
4.1.3 对化学学习态度的分析 | 第23页 |
4.1.4 对化学学习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23-24页 |
4.1.5 对化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分析 | 第24-25页 |
4.2 高中学生化学自主学习情况的比较研究 | 第25-31页 |
4.2.1 不同年级学生化学自主学习情况的比较 | 第25-26页 |
4.2.2 男女生化学自主学习情况的比较 | 第26-28页 |
4.2.3 不同学习成绩学生化学自主学习情况的比较 | 第28-31页 |
4.3 调查结论 | 第31-33页 |
4.3.1 化学自主学习水平总体偏低 | 第31页 |
4.3.2 高年级的学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 第31-32页 |
4.3.3 男生化学自主学习效率较高 | 第32页 |
4.3.4 成绩优秀者具有较好的化学自主学习能力 | 第32-33页 |
5 化学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建议 | 第33-41页 |
5.1 积极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 第33-34页 |
5.1.1 正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 第33页 |
5.1.2 让学生置身于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 | 第33页 |
5.1.3 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 | 第33-34页 |
5.1.4 让学生勇于质疑、敢于释疑 | 第34页 |
5.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34-35页 |
5.2.1 促进师生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第34页 |
5.2.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第34-35页 |
5.2.3 赏识激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第35页 |
5.3 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 第35-37页 |
5.3.1 激发自主精神,培养学习能力 | 第35页 |
5.3.2 要与学情研究相结合 | 第35-36页 |
5.3.3 要与学生的认识规律一致 | 第36页 |
5.3.4 从多个理论角度进行学法指导 | 第36-37页 |
5.4 改变评价手段,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 第37-41页 |
5.4.1 学业成绩评价 | 第37页 |
5.4.2 课堂观察评价 | 第37-38页 |
5.4.3 档案袋评价 | 第38-39页 |
5.4.4 自我评价 | 第39-41页 |
6 问题与展望 | 第41-42页 |
6.1 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41页 |
6.2 展望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