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智能电网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6页
    1.1 智能电网及储能系统第8-11页
        1.1.1 概述第8-10页
        1.1.2 储能系统的发展和应用第10-11页
    1.2 电池管理系统第11-14页
        1.2.1 电池管理系统概述第11-13页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第14-16页
2 锂电池原理及特性第16-22页
    2.1 锂电池原理第16-17页
    2.2 性能比较第17-21页
        2.2.1 能量密度和比能量第17-19页
        2.2.2 充电与放电第19-21页
        2.2.3 循环寿命第21页
        2.2.4 工作温度范围第21页
    2.3 本章小结第21-22页
3 锂电池模型设计第22-31页
    3.1 常用电池模型第22-24页
        3.1.1 Rint模型第22页
        3.1.2 Thevenin模型第22-23页
        3.1.3 PNGV模型第23页
        3.1.4 双极化(DP)等效电路模型第23-24页
    3.2 充电测试第24-25页
    3.3 电池建模第25-27页
        3.3.1 充电曲线归一化第25-26页
        3.3.2 归一化曲线的优化第26-27页
    3.4 电池模型第27-29页
    3.5 仿真验证第29-30页
    3.6 本章小结第30-31页
4 电池荷电状态估算第31-42页
    4.1 定义及影响因素第31-32页
    4.2 常用估算方法第32-35页
        4.2.1 电流积分法第32-33页
        4.2.2 电压查表法第33-34页
        4.2.3 神经网络法第34页
        4.2.4 卡尔曼滤波法第34-35页
    4.3 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第35-37页
        4.3.1 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原理第35-36页
        4.3.2 滞后效应第36-37页
    4.4 NN-EKF模型第37-41页
        4.4.1 NN-EKF模型构建第37-39页
        4.4.2 实验验证第39-41页
    4.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5 电池管理系统第42-59页
    5.1 电池管理系统第42-44页
    5.2 电池组动态特性第44-50页
        5.2.1 串联电池组第45-48页
        5.2.2 并联电池组第48-50页
    5.3 串联电池组中的均衡第50-53页
    5.4 开关电容均衡系统第53-58页
        5.4.1 开关电容均衡系统原理第53-56页
        5.4.2 实验验证第56-58页
    5.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结论第59-60页
    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致谢第64-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l25Si-C/C耗散防热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外商客户来访华明蜡业的口译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