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人受贿共犯行为的刑法认定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8-11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8-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页 |
四、论文结构 | 第9-10页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关系人”受贿共犯的概述 | 第11-23页 |
第一节 “关系人”提出的背景 | 第11-15页 |
一、“特定关系人”的实质失效 | 第11-13页 |
二、“关系密切的人”的适用困境 | 第13-15页 |
第二节 “关系人”之提倡 | 第15-18页 |
一、关系人的概念及意义 | 第15-17页 |
二、与国际条约的衔接 | 第17页 |
三、关系人的逻辑证成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关系人”受贿共犯的概述 | 第18-23页 |
一、关系人受贿共犯的理论分歧 | 第19-20页 |
二、关系人受贿共犯的行为特征 | 第20-21页 |
三、关系人受贿共犯行为的类型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关系人”受贿共犯的主观认定 | 第23-37页 |
第一节 “关系人”受贿共犯主观构成要件 | 第23-28页 |
一、关系人受贿共犯故意的内容 | 第23-27页 |
二、关系人受贿共犯的故意形式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关系人”受贿共犯的主观认定 | 第28-32页 |
一、关系人受贿共犯主观的认定原则 | 第29-30页 |
二、关系人受贿共犯与片面共犯 | 第30-32页 |
第三节 “关系人”受贿共犯的故意的认定 | 第32-37页 |
一、共同故意的认定路径 | 第32-33页 |
二、共同故意的有限推定 | 第33-35页 |
三、关系人受贿共犯主观的具体认定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关系人”受贿共犯的客观认定 | 第37-48页 |
第一节 “关系人”受贿共犯的客观要件 | 第37-40页 |
一、受贿共犯中“共同占有” | 第37-38页 |
二、关系人受贿共犯的数额 | 第38-40页 |
第二节 “关系人”受贿共犯的性质 | 第40-43页 |
一、关系人受贿共犯的性质的争议 | 第40-41页 |
二、关系人不能构成受贿共犯的实行犯 | 第41-42页 |
三、关系人构成受贿共犯的教唆犯和帮助犯 | 第42-43页 |
第三节 “关系人”受贿共犯行为与类似行为的区分 | 第43-48页 |
一、界定关系人受贿共犯与行贿罪共犯 | 第43-44页 |
二、界定关系人受贿共犯与介绍贿赂罪 | 第44-46页 |
三、界定关系人受贿共犯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