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视频编码技术综述 | 第11-12页 |
1.2.1 预测编码 | 第11页 |
1.2.2 变换编码 | 第11-12页 |
1.2.3 熵编码 | 第12页 |
1.3 AVS2视频编码标准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13-14页 |
第2章 AVS2视频编码技术 | 第14-26页 |
2.1 AVS2编码框架 | 第14页 |
2.2 帧类型和块结构 | 第14-16页 |
2.2.1 四种帧类型 | 第14-15页 |
2.2.2 块结构 | 第15-16页 |
2.3 帧内预测 | 第16-20页 |
2.4 帧间预测 | 第20-22页 |
2.4.1 划分方式与预测方法 | 第20-21页 |
2.4.2 运动矢量预测与编码 | 第21-22页 |
2.5 变换和熵编码 | 第22-23页 |
2.5.1 变换 | 第22页 |
2.5.2 熵编码 | 第22-23页 |
2.6 环路滤波 | 第23-25页 |
2.6.1 去块效应滤波 | 第23-24页 |
2.6.2 SAO(Sample Adaptive Offset) | 第24页 |
2.6.3 样本补偿滤波 | 第24-2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基于MPM的帧内快速模式选择算法 | 第26-40页 |
3.1 AVS2中帧内快速模式选择算法简介 | 第26-29页 |
3.1.1 RMD过程 | 第26-28页 |
3.1.1.1 MPM的设定 | 第26-27页 |
3.1.1.2 代价函数的计算 | 第27-28页 |
3.1.2 RDO过程 | 第28-29页 |
3.2 基于MPM的帧内快速模式选择算法 | 第29-39页 |
3.2.1 图像相关性分析 | 第29-30页 |
3.2.2 算法的实现 | 第30-33页 |
3.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39页 |
3.2.3.1 仿真实验环境配置 | 第33-34页 |
3.2.3.2 性能评价方法 | 第34-35页 |
3.2.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帧内快速模式选择算法优化 | 第40-52页 |
4.1 基于PU大小的帧内快速模式选择算法 | 第40-47页 |
4.1.1 现有选择算法可优化分析 | 第40-42页 |
4.1.2 算法的提出与实现 | 第42-43页 |
4.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47页 |
4.2 两种算法的结合 | 第47-51页 |
4.2.1 算法结合流程图 | 第47-48页 |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8-5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