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学院函授教育教务管理平台的开发与管理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论文的创新 | 第12-13页 |
第2章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13-21页 |
2.1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 第14-19页 |
2.1.1 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 | 第17-18页 |
2.1.2 信息工程(CASE)方法 | 第18-19页 |
2.1.3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 | 第19页 |
2.2 软件测试方法 | 第19-20页 |
2.2.1 黑盒测试 | 第19页 |
2.2.2 白盒测试 | 第19-20页 |
2.3 优化理论 | 第20-21页 |
2.3.1 IT项目成本优化理论 | 第20页 |
2.3.2 IT项目网络计划的网络优化 | 第20-21页 |
第3章 函授教育教务管理平台的需求分析 | 第21-28页 |
3.1 系统功能需求概述 | 第21-24页 |
3.2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 第24-25页 |
3.3 系统各模块的功能分析 | 第25-28页 |
3.3.1 教务信息管理需求 | 第25页 |
3.3.2 学生信息管理需求 | 第25页 |
3.3.3 教师管理需求 | 第25-26页 |
3.3.4 课程管理需求 | 第26页 |
3.3.5 成绩管理需求 | 第26页 |
3.3.6 考务管理需求 | 第26-27页 |
3.3.7 系统维护需求 | 第27-28页 |
第4章 函授教育教务管理平台的系统设计 | 第28-40页 |
4.1 数据库设计 | 第28-33页 |
4.1.1 数据库结构分析 | 第28-29页 |
4.1.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 第29页 |
4.1.3 数据库逻辑设计 | 第29-33页 |
4.2 系统总体设计 | 第33-34页 |
4.3 系统详细设计 | 第34-40页 |
4.3.1 功能设计 | 第34-36页 |
4.3.2 编码设计 | 第36-37页 |
4.3.3 用户界面设计 | 第37-40页 |
第5章 函授教育教务管理平台的实现 | 第40-63页 |
5.1 系统运行环境的相关参数 | 第40-43页 |
5.1.1 硬件环境的配置参考方案 | 第40页 |
5.1.2 软件环境 | 第40-43页 |
5.2 系统的实现过程 | 第43-59页 |
5.2.1 教务信息管理的实现 | 第43-47页 |
5.2.2 学生信息管理的实现 | 第47-51页 |
5.2.3 教师管理的实现 | 第51页 |
5.2.4 课程管理的实现 | 第51-52页 |
5.2.5 成绩管理的实现 | 第52-54页 |
5.2.6 考务管理的实现 | 第54-58页 |
5.2.7 系统维护的实现 | 第58-59页 |
5.3 系统测试与应用 | 第59-62页 |
5.3.1 测试的工具选择 | 第59-60页 |
5.3.2 测试的步骤 | 第60页 |
5.3.3 测试数据准备 | 第60页 |
5.3.4 测试结果 | 第60-61页 |
5.3.5 测试结论 | 第61-62页 |
5.4 系统试运行 | 第62页 |
5.4.1 人员培训 | 第62页 |
5.4.2 运行数据准备 | 第62页 |
5.4.3 运行方式切换 | 第62页 |
5.5 系统安全管理 | 第62-63页 |
第6章 函授教育教务管理平台的运行与管理 | 第63-73页 |
6.1 教务管理系统的主要资源与工期 | 第63-66页 |
6.2 教务管理系统开发项目费用预算 | 第66-70页 |
6.3 教务管理系统开发项目的进度安排 | 第70-73页 |
6.3.1 教务管理系统开发项目的进度管理过程 | 第71-72页 |
6.3.2 教务管理系统开发项目的实施结果 | 第72-73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4页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3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个人简历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