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6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茶粕的研究概况 | 第13-19页 |
·茶粕活性成分的研究 | 第13-17页 |
·茶粕的应用研究 | 第17-19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 第19-24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 第19-21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 第21-23页 |
·黄酮的结构鉴定 | 第23-24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的、意义 | 第24-26页 |
·课题来源 | 第2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25-26页 |
第2章 茶饼粕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 第26-33页 |
·引言 | 第26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26-27页 |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实验试剂 | 第26页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26-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原料预处理 | 第27页 |
·茶粕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 | 第27-28页 |
·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1页 |
·茶粕黄酮测定波长的确定 | 第28-29页 |
·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9-30页 |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 第30-31页 |
·讨论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茶粕黄酮苷单体 | 第33-45页 |
·引言 | 第33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33-34页 |
·材料及试剂 | 第34页 |
·仪器 | 第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7页 |
·溶剂系统的选择 | 第34-35页 |
·HSCCC操作条件的选择 | 第35-36页 |
·HSCCC进样液的制备 | 第36页 |
·HSCCC分离过程 | 第36页 |
·HPLC对收集峰纯度测定 | 第36-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2页 |
·溶剂系统的选择 | 第37-39页 |
·HSCCC操作条件的确定 | 第39-41页 |
·HSCCC分离结果 | 第41页 |
·HPLC测定收集峰纯度 | 第41-42页 |
·讨论 | 第42-44页 |
·溶剂系统的选择对HSCCC分离的影响 | 第42-43页 |
·操作条件对HSCCC分离的影响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茶粕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45-60页 |
·引言 | 第45-46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46页 |
·试剂与材料 | 第46页 |
·仪器 | 第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显色反应 | 第46页 |
·紫外光谱(UV) | 第46-47页 |
·红外光谱(IR) | 第47页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 | 第47页 |
·核磁共振(NMR) | 第4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7-55页 |
·显色反应 | 第47页 |
·单体1的波谱数据 | 第47-51页 |
·单体2的波谱数据 | 第51-55页 |
·讨论 | 第55-59页 |
·单体化合物1的结构表征 | 第55-56页 |
·单体化合物2的结构表征 | 第56-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茶粕黄酮功能性质的研究 | 第60-69页 |
·引言 | 第60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60-61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61页 |
·仪器 | 第61页 |
·实验方法 | 第61-62页 |
·茶粕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 第61-62页 |
·茶粕黄酮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6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2-66页 |
·茶粕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 第62-65页 |
·茶粕黄酮对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65-66页 |
·讨论 | 第66-67页 |
·茶粕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 | 第66-67页 |
·茶粕黄酮对受损HUVEC的保护作用 | 第67页 |
·小结 | 第67-6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9-71页 |
·茶饼粕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 第69页 |
·高速逆流色谱(HSCCC)分离制备茶粕黄酮苷单体 | 第69页 |
·茶粕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69-70页 |
·茶粕黄酮功能性质的研究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