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中国货币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完善人民币同业拆借市场运行机制的探讨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2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页
   ·中国同业拆借市场发展的文献综述第8-10页
     ·横向经济联合体论第9页
     ·扩大直接投资论第9-10页
     ·中央银行间接调控论第10页
   ·研究方法及思路第10-11页
   ·创新及不足之处第11-12页
第二章 同业拆借市场相关理论依据第12-20页
   ·同业拆借市场及其形成与发展第12-14页
     ·同业拆借市场的定义及特点第12页
     ·同业拆借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第12-14页
   ·同业拆借市场的结构第14-15页
     ·同业拆借市场的参与者第14-15页
     ·同业拆借市场的分类构成第15页
   ·同业拆借市场的运行机制第15-18页
     ·通过中介机构的同城同业拆借第15-16页
     ·通过中介机构的异地同业拆借第16-17页
     ·不通过中介机构的同业拆借第17-18页
   ·同业拆借市场的功能第18-19页
   ·同业拆借市场的管理第19页
   ·同业拆借市场的拆借期限与拆借利率第19-20页
第三章 发达国家及地区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现状第20-27页
   ·美国联邦基金市场第20-21页
     ·美国联邦基金市场概述第20-21页
     ·美国联邦基金市场的组织形式第21页
     ·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第21页
   ·英国同业拆借市场第21-22页
     ·英国同业拆借市场概述第21-22页
     ·英国同业拆借利率第22页
   ·日本同业拆借市场第22-24页
     ·日本同业拆借市场及其特点第22-23页
     ·日本同业拆借利率第23-24页
   ·香港地区同业拆借市场第24-25页
     ·香港同业拆借市场概述第24页
     ·香港同业拆借市场的监管第24-25页
     ·香港同业拆借利率第25页
   ·发达国家及地区对我国发展同业拆借市场的启示第25-27页
第四章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发展的现状分析第27-36页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历程第27-29页
     ·初始阶段:1986 年-1991 年第27-28页
     ·发展和清理阶段:1992 年-1995 年第28页
     ·规范发展阶段:1996 年至今第28-29页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发展取得的成就第29-30页
     ·市场成员数量增加,机构类型多样化第29页
     ·交易规模持续增长,资金流向基本稳定第29-30页
     ·拆借利率基准功能显现,利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第30页
     ·市场运行基本平稳,监控手段比较先进第30页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存在的问题第30-32页
     ·市场主体不充分第31页
     ·交易机制不健全第31页
     ·监管体制不完善第31-32页
     ·基准利率功能未实现第32页
   ·我国的同业拆借利率第32-36页
     ·同业拆借利率与基准利率第32-33页
     ·简述我国的同业拆借利率第33-34页
     ·我国同业拆借利率存在的问题第34-36页
第五章 完善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建议第36-42页
   ·交易主体应进一步多元化第36页
   ·完善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机制第36-37页
     ·完善经纪人制度第36-37页
     ·健全代理行制度第37页
   ·完善同业拆借市场的监管第37-38页
     ·完善法律法规第37页
     ·建立监管框架第37-38页
     ·防范市场风险第38页
   ·推动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化第38-42页
     ·完善SHIBOR 的形成机制第39页
     ·完善SHIBOR 的传导机制第39-40页
     ·完善SHIBOR 的运行环境第40-42页
第六章 结论第42-43页
致谢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6页
 独立发表的文章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RM体系嵌入式多媒体播放器的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产权对管理会计演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