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2页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7页 |
第二节 中国纺织考古和修复保护概况 | 第7-10页 |
一、中国纺织考古与修复的发展历史 | 第7-8页 |
二、纺织考古与修复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第三节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龟背卍字纹绫绵上衣的基本信息 | 第12-16页 |
第一节 绵衣的考古信息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墓主人的身份 | 第13页 |
第三节 吴氏墓葬规格探析 | 第13-16页 |
第二章 龟背卍字纹绫绵上衣的个案分析与扩展研究 | 第16-42页 |
第一节 绵衣的结构特征 | 第16-20页 |
一、绵衣形制的基本信息 | 第16-17页 |
二、绵衣的结构细节 | 第17-20页 |
第二节 绵衣的制作材料 | 第20-24页 |
一、绵衣的表里面料 | 第20页 |
二、绵衣的填充材料 | 第20-24页 |
第三节 绵衣的装饰纹样研究 | 第24-39页 |
一、龟背纹的发展流变 | 第24-30页 |
二、卍字纹的传承与变迁 | 第30-38页 |
三、小结:龟背纹、卍字纹艺术生命力探析 | 第38-39页 |
第四节 绵衣使用情况的讨论 | 第39-42页 |
第三章 龟背卍字纹绫绵上衣的修复和保护 | 第42-71页 |
第一节 纺织品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原则 | 第42-43页 |
第二节 绵衣的现状及修复技术路线 | 第43-47页 |
一、文物的保存现状及分析 | 第43-46页 |
二、修复前关键节点的技术探讨 | 第46页 |
三、保护修复技术路线的制定 | 第46-47页 |
第三节 绵衣的修复过程 | 第47-69页 |
一、修复前观察及记录 | 第47-49页 |
二、拆除丝绵 | 第49-52页 |
三、清洗 | 第52-56页 |
四、干燥、初步整形 | 第56-58页 |
五、丝网加固和针线修复 | 第58-63页 |
六、填絮丝绵、复原缝合 | 第63-66页 |
七、修复前后对比 | 第66-69页 |
第四节 预防性保护建议 | 第69-71页 |
一、存储包装方案 | 第69-70页 |
二、库存展陈建议 | 第70-71页 |
第四章 余论:丧葬礼俗角度下对绵衣(NJM:44)的初步观察 | 第71-78页 |
第一节 墓主装殓和棺内纺织品情况 | 第71-72页 |
第二节 绵衣(NJM:44)在丧葬仪节中的角色 | 第72-76页 |
一、明代丧葬仪俗中装殓概述 | 第72-74页 |
二、绵衣(NJM:44)在装殓仪式中的角色推测 | 第74-76页 |
第三节 绵衣(NJM:44)在丧葬礼俗中的功能 | 第76-78页 |
一、对吴氏尸体的保护 | 第76页 |
二、托物纾解,传达生者孝思 | 第76-78页 |
结语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后记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