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顿理论量子化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6-10页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6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6页 |
1.3 研究可行性 | 第6-7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7-10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7-8页 |
1.4.2 理论研究法 | 第8-10页 |
2 波粒二象性与量子化 | 第10-27页 |
2.1 量子化 | 第10-14页 |
2.1.1 量子化的提出 | 第10-11页 |
2.1.2 量子化条件 | 第11-13页 |
2.1.3 量子理论的建立 | 第13-14页 |
2.2 波粒二象性的发展 | 第14-26页 |
2.2.1 微粒说与波动说的提出 | 第14-17页 |
2.2.2 微粒说与波动说之争 | 第17-23页 |
2.2.3 波粒二象性理论的提出 | 第23-26页 |
2.3 波粒二象性与量子化 | 第26-27页 |
3 哈密顿理论量子化 | 第27-40页 |
3.1 哈密顿理论 | 第27-30页 |
3.2 哈密顿理论量子化 | 第30-40页 |
3.2.1 氢原子及类氢离子的能量 | 第30-32页 |
3.2.2 谐振子的能量 | 第32-38页 |
3.2.3 一维无限深势阱的能量 | 第38-40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