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放射性元素论文--铀论文

十红滩铀矿中可培养疏酸盐还原菌、假单胞菌类群分布及其对铀沉积作用探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6页
    1. 十红滩砂岩型铀矿床的地质特点简述第8-9页
    2. 微生物的铀成矿作用第9-15页
        2.1 铀的地球化学特性第9-10页
        2.2 微生物对U(Ⅵ)还原沉积作用的研究第10-11页
        2.3 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 reduction bacteria ,SRB)第11-13页
            2.3.1 硫酸盐还原菌的定义及分类第11-12页
            2.3.2 异化型亚硫酸盐还原酶(dissimilatory sulfite reductase, Dsr)第12页
            2.3.3 硫酸盐还原菌对铀的还原沉积作用第12-13页
        2.4 假单胞菌第13-15页
    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第15-16页
        3.1 目的、意义第15页
        3.2 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 硫酸盐还原菌、假单胞菌富集培养物的多样性分析第16-50页
    1 材料与仪器第16-17页
        1.1 铀矿石样品第16页
        1.2 实验仪器第16页
        1.3 培养基第16-17页
            1.3.1 硫酸盐还原菌富集与分离用培养基第16页
            1.3.2 假单胞菌的培养基第16-17页
        1.4 试剂第17页
            1.4.1 DNA提取相关试剂第17页
            1.4.2 DGGE用相关试剂第17页
    2 实验方法第17-20页
        2.1 目的细菌的富集第17页
        2.2 目的细菌的计数第17-18页
        2.3 目的细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第18页
            2.3.1 假单胞菌的分离纯化第18页
            2.3.2 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离纯化第18页
            2.3.3 分离菌株的鉴定第18页
        2.4 目的细菌富集培养物基因组DNA的提取第18页
        2.5 目的细菌富集培养物基因组DNAPCR-DGGE分析第18-19页
            2.5.1 假单胞菌富集培养物基因组DNAPCR-DGGE分析第18-19页
            2.5.2 硫酸盐还原菌富集培养物基因组DNA PCR-DGGE分析第19页
        2.6 矿石中矿质元素测定第19-2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0-50页
        3.1 铀矿中假单胞菌、SRB的数量分布特征第20-23页
            3.1.1 假单胞菌与矿中元素含量关系分析第21页
            3.1.2 硫酸盐还原菌与矿中元素含量关系分析第21-23页
        3.2 不同亚带岩石中目的细菌分离鉴定结果第23-28页
            3.2.1 假单胞菌分类鉴定结果第23-27页
            3.2.2 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第27-28页
        3.3 目的细菌富集培养物基因组DNA提取结果第28-29页
            3.3.1 假单胞菌基因组DNA提取结果第28-29页
            3.3.2 硫酸盐还原菌基因组DNA提取结果第29页
        3.4 目的细菌富集培养物基因组DNA PCR-DGGE分析第29-49页
            3.4.1 假单胞菌富集培养物基因组DNA PCR-DGGE结果第29-37页
            3.4.2 SRB富集培养物基因组DNA PCR-DGGE分析第37-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三章 铀矿本源SRB和假单胞菌对U(Ⅵ)的沉积作用初探第50-63页
    1 实验材料第50页
        1.1 矿水第50页
        1.2 菌种来源第50页
    2 实验方法第50-53页
        2.2 菌种的培养方法第50页
        2.3 计数方法第50页
        2.4 追踪菌群变化的方法第50页
        2.5 分析与测定方法第50-51页
            2.5.1 测定方法第50-51页
            2.5.2 菌体表面铀元素能谱分析第51页
        2.6 U(Ⅵ)的还原试验第51-53页
            2.6.1 SRB还原U(Ⅵ)的实验第51-52页
            2.6.2 假单胞菌对铀的沉积作用第52-53页
    3. 结果与讨论第53-63页
        3.1 SRB还原U(Ⅵ)的实验结果第53-61页
            3.1.1 不同铀浓度下SRB还原U(Ⅵ)实验结果第53-54页
            3.1.2 贫营养条件下SRB还原U(Ⅵ)实验结果第54-55页
            3.1.3 自然地下矿水中SRB还原U(Ⅵ)的试验结果第55-56页
            3.1.4 SRB菌群的变化第56-59页
            3.1.5 SEM观察和EDS能谱分析结果第59-61页
        3.2 假单胞菌对铀元素的沉积结果第61-62页
        3.3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四章 小结与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贵州省幼儿园游戏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下一篇:二孩政策实施后二孩家庭育儿观念的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