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Sb-Be中子源在压水堆上应用现状 | 第12-14页 |
1.2.2 Sb-Be中子源在快中子增殖堆上应用现状 | 第14-16页 |
1.3 粒子输运的蒙特卡罗(MC)方法 | 第16-17页 |
1.3.1 MC方法概述 | 第16-17页 |
1.3.2 MC方法模拟粒子运输过程 | 第17页 |
1.3.3 MCNP程序简介 | 第17页 |
1.4 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第2章 中子源及CEFR堆芯物理特性简介 | 第19-27页 |
2.1 中子源类型及特点 | 第19-22页 |
2.1.1 (α,n)中子源 | 第19页 |
2.1.2 (γ,n)中子源 | 第19-20页 |
2.1.3 自发裂变中子源 | 第20页 |
2.1.4 反应堆中子源 | 第20页 |
2.1.5 加速器中子源 | 第20-21页 |
2.1.6 散裂中子源 | 第21-22页 |
2.2 Sb-Be中子源原理 | 第22页 |
2.3 CEFR简介 | 第22-25页 |
2.3.1 CEFR堆芯物理特性简介 | 第23-24页 |
2.3.2 CEFR核探测器分布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3章 Sb-Be中子源组件辐照方案设计 | 第27-39页 |
3.1 中子源组件初步设计方案 | 第27-32页 |
3.1.1 Sb活度计算 | 第27页 |
3.1.2 中子能谱对Sb-Be二次中子源源强影响 | 第27-28页 |
3.1.3 中子源组件辐照位置的选择 | 第28-30页 |
3.1.4 中子源组件材料成分方案 | 第30-32页 |
3.2 用MCNP模拟计算源强方法 | 第32-34页 |
3.3 结果分析 | 第34-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Sb-Be中子源组件设计方案优化 | 第39-51页 |
4.1 Sb-Be中子源组件几种不同设计方案研究 | 第39-48页 |
4.1.1 初步设计方案中不添加慢化剂设计方案(方案一) | 第39-43页 |
4.1.2 组件内部插入12根Sb-Be棒和7根氢化锆棒设计方案(方案二) | 第43-45页 |
4.1.3 组件内部插入19根Sb-Be棒设计方案(方案三) | 第45-48页 |
4.2 Sb-Be中子源组件在CEFR上的可行性分析 | 第48-4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