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自动调整论文

三相三线制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电网谐波问题第9-10页
        1.1.1 电网谐波产生及危害第9-10页
        1.1.2 谐波治理技术第10页
    1.2 有源电力滤波器概况第10-13页
        1.2.1 有源电力滤波器发展及现状第10-12页
        1.2.2 有源电力滤波器分类第12-13页
    1.3 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技术第13-16页
        1.3.1 谐波检测技术第13-14页
        1.3.2 电流控制技术第14-16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2章 三相三线制并联APF系统模型第17-28页
    2.1 基本工作原理第17-18页
    2.2 三相三线制并联APF的数学模型第18-22页
        2.2.1 abc三相静止坐标系下模型第19-20页
        2.2.2 dq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模型第20-22页
    2.3 三相锁相环研究第22-24页
    2.4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第24-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无谐波检测的新型控制策略研究第28-44页
    3.1 APF交直流侧能量交换第28-30页
    3.2 无谐波检测的APF新型控制结构第30-32页
    3.3 电流及电压控制方法第32-39页
        3.3.1 谐振控制器原理第32-34页
        3.3.2 基于PI+谐振控制器的电流控制第34-38页
        3.3.3 基于PI控制器的电压控制第38-39页
    3.4 仿真实验第39-43页
        3.4.1 补偿效果验证第39-42页
        3.4.2 无谐波检测控制验证第42-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并联型APF谐波补偿特性研究第44-55页
    4.1 补偿非线性负载特性研究第44-48页
        4.1.1 非线性负载谐波源第44-45页
        4.1.2 补偿两种非线性负载研究第45-47页
        4.1.3 综合分析第47-48页
    4.2 负载谐波放大效应及其解决方法第48-50页
        4.2.1 负载谐波放大效应第48-49页
        4.2.2 解决方法第49-50页
    4.3 仿真实验第50-54页
    4.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5章 APF样机设计及实验第55-67页
    5.1 主电路硬件选型第55-58页
        5.1.1 开关器件选择第56页
        5.1.2 APF样机容量确定第56-57页
        5.1.3 直流侧母线电压设定第57页
        5.1.4 直流侧电容值选取第57页
        5.1.5 交流侧电感值选取第57-58页
    5.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第58-61页
        5.2.1 控制电路设计第58-59页
        5.2.2 控制系统外围电路设计第59-61页
    5.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第61-64页
    5.4 实验结果第64-66页
    5.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6.1 本文工作总结第67页
    6.2 未来工作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致谢第73-74页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4-75页
附录2 有源电力滤波器实验样机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SP的智能磨音测量仪的研制
下一篇:基于H.264运动估计算法的视频监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