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施工论文--各项工程论文--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工程论文

基于BIM的超大体积锚碇温度应力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1.1 课题来源第8-9页
    1.2 研究目的第9页
    1.3 研究现状第9-11页
        1.3.1 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及研究现状第9-11页
        1.3.2 BIM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第11页
        1.3.3 BIM技术在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第11页
    1.4 工程概况第11-14页
第2章 BIM技术基本理论第14-20页
    2.1 BIM技术简介第14-15页
    2.2 BIM技术特点及优势第15-18页
        2.2.1 高度参数化第15页
        2.2.2 可视化第15-16页
        2.2.3 协同性第16-17页
        2.2.4 模拟性第17页
        2.2.5 优化性第17-18页
        2.2.6 可出图性第18页
        2.2.7 一体化性及信息完备性第18页
    2.3 BIM技术相关软件介绍第18-19页
    2.4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3章 温度应力场分析理论第20-26页
    3.1 有限元分析理论基础第20-25页
        3.1.1 热传导基本方程第20-21页
        3.1.2 瞬态热传导第21-23页
        3.1.3 温度应力计算第23-24页
        3.1.4 温度-应力耦合有限元分析第24-25页
    3.2 温度及应力控制标准第25页
        3.2.1 温度控制标准第25页
        3.2.2 应力控制标准第25页
    3.3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4章 大体积锚碇工程BIM技术应用第26-36页
    4.1 杨泗港大桥北锚碇项目BIM技术流程第26-30页
        4.1.1 BIM模型的建立第26-29页
        4.1.2 基于BIM的冷却水管工程量统计第29-30页
    4.2 基于BIM的有限元分析第30-32页
    4.3 基于BIM的数据共享及协同作业第32-35页
        4.3.1 冷管布置方案的初步确立第32-33页
        4.3.2 施工进度管理控制第33-35页
        4.3.3 施工成本管理控制第35页
    4.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5章 基于BIM的锚碇工程温度应力场分析第36-59页
    5.1 杨泗港长江大桥汉阳侧锚碇项目工程概况第36页
    5.2 无冷却水管的锚碇工程温度应力场分析第36-47页
        5.2.1 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第43-44页
        5.2.2 应力场有限元分析第44-47页
    5.3 基于BIM技术的冷却水管布置第47-50页
    5.4 含冷却水管的温度场仿真分析第50-53页
    5.5 含冷却水管的应力场仿真分析第53-57页
        5.5.1 第一主应力分析第53-55页
        5.5.2 第三主应力分析第55-57页
    5.6 含冷却水管模型的有限元分析的总结及其建议第57-58页
    5.7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6章 现场温度实测与分析数据比对第59-65页
    6.1 现场实测及数据采集第59页
    6.2 现场实测数据分析第59-64页
    6.3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标会规范化运作研究--以福建省S镇为例
下一篇:环境报道的议程构建与框架研究--以PM2.5报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