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企业组织与管理论文

四川省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引言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3-16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3-14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4-15页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评述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6-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第17-19页
        1.4.1 研究思路第17-18页
        1.4.2 创新之处第18-19页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19-26页
    2.1 涉农技术创新理论第19-22页
        2.1.1 涉农企业的界定第19-20页
        2.1.2 涉农企业技术创新内涵第20页
        2.1.3 涉农企业技术创新特征第20-21页
        2.1.4 涉农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第21-22页
    2.2 涉农管理创新理论第22-24页
        2.2.1 涉农企业管理创新内涵第22页
        2.2.2 涉农企业管理创新特征第22-23页
        2.2.3 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关系第23-24页
    2.3 协同理论第24-26页
        2.3.1 协同理论概述第24-25页
        2.3.2 协同理论分析第25-26页
第3章 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26-36页
    3.1 评价原则及依据第26-27页
        3.1.1 评价原则第26-27页
        3.1.2 评价依据第27页
    3.2 评价对象的确定第27页
    3.3 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7-28页
    3.4 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28-29页
        3.4.1 指标体系构建第28页
        3.4.2 指标解释第28-29页
    3.5 评价指标信息提取第29-32页
        3.5.1 问卷设计第29-31页
        3.5.2 信度分析第31-32页
    3.6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第32-36页
        3.6.1 确定权重的方法第32-33页
        3.6.2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3-36页
第4章 协同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第36-44页
    4.1 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度测度模型构建第36-38页
    4.2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38-44页
        4.2.1 四川省农业经济概述第38页
        4.2.2 四川省涉农企业概况第38-39页
        4.2.3 调查对象简介第39-40页
        4.2.4 协同度计算第40-44页
第5章 政策建议第44-47页
    5.1 提高涉农企业技术创新的建议第44-45页
        5.1.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确其创新的主体地位第44页
        5.1.2 实施产业链扶持和推动成果转化第44页
        5.1.3 加强农业基础性研究和共性技术开发第44-45页
    5.2 提高涉农企业管理创新的建议第45-46页
        5.2.1 完善创新的激励机制第45页
        5.2.2 实施涉农企业科技人才工程第45-46页
    5.3 提高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度的建议第46-47页
        5.3.1 建立和完善内部协同机制第46页
        5.3.2 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和企业间合作创新第46-47页
结论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目的论的《纽约时报》ISIS题材新闻翻译报告
下一篇:高稳定的铂及非铂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