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南京下关火车轮渡码头景观再生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2页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第9-10页
        1.1.1 课题研究背景第9页
        1.1.2 课题研究现状第9-10页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第10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1.3.1 选题目的第10页
        1.3.2 选题意义第10-11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1-12页
        1.4.1 研究内容第11页
        1.4.2 研究方法第11-12页
第二章 下关火车轮渡码头现状分析第12-20页
    2.1 区位分析第12-13页
    2.2 周边环境概况第13-15页
        2.2.1 周边环境用地情况第13-14页
        2.2.2 周边景观现状分析第14页
        2.2.3 周边景观未来发展定位第14-15页
    2.3 下关火车轮渡码头景观构成资源第15-16页
        2.3.1 火车轮渡栈桥第15页
        2.3.2 火车铁路线第15-16页
        2.3.3 火车轮渡码头建筑第16页
    2.4 下关火车轮渡码头景观再生设计的诱因第16-17页
        2.4.1 场所精神营造的需要第16-17页
        2.4.2 城市景观整合的需要第17页
        2.4.3 生态环境提升的需要第17页
        2.4.4 遗产价值优势的需要第17页
    2.5 下关火车轮渡码头景观再生设计的意义第17-19页
        2.5.1 历史意义第17-18页
        2.5.2 社会意义第18页
        2.5.3 文化价值第18页
        2.5.4 艺术价值第18-19页
    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下关火车轮渡码头景观再生设计的目标与方向第20-22页
    3.1 下关火车轮渡码头景观再生设计的目标第20-21页
        3.1.1 融入南京城市的公共景观空间第20页
        3.1.2 打造铁路遗址、铁路文化休闲场所空间第20页
        3.1.3 营造艺术气息化的特色景观场所空间第20-21页
    3.2 下关火车轮渡码头景观再生设计的特色第21页
        3.2.1 打造商业、文化体验、生态一体公共休闲空间第21页
        3.2.2 历史场所空间的保留与再设计第21页
    小结第21-22页
第四章 国内外旧码头景观再生设计的案例分析第22-28页
    4.1 丹麦哥本哈根市港口码头公园景观再生设计第22-23页
        4.1.1 区位条件概况第22页
        4.1.2 总体布局设计第22页
        4.1.3 道路空间设计第22页
        4.1.4 节点空间设计第22-23页
    4.2 纽约切尔西河畔码头公园景观再生设计第23-24页
        4.2.1 区位条件概况第23页
        4.2.2 总体布局设计第23页
        4.2.3 节点空间设计第23-24页
    4.3 南京4号码头景观再生设计第24-27页
        4.3.1 区位条件概况第24页
        4.3.2 总体布局设计第24页
        4.3.3 道路空间设计第24-25页
        4.3.4 节点空间设计第25-27页
    小结第27-28页
第五章 下关火车轮渡码头景观再生设计实践方法探索第28-38页
    5.1 总体设计策略第28-33页
        5.1.1 景观空间功能定位第28-29页
        5.1.2 交通流线设计第29-30页
        5.1.3 景观规划方案特色第30-33页
    5.2 景观构成要素第33-35页
        5.2.1 景观建筑的再设计第33-34页
        5.2.2 景观材质的再设计第34页
        5.2.3 景观小品构筑物的再设计第34-35页
        5.2.4 景观植物的再设计第35页
    5.3 景观历史文脉第35-37页
        5.3.1 地域文化营造的必要性第35页
        5.3.2 地域文化符号的提炼第35-37页
    小结第37-38页
第六章 结语第38-39页
    6.1 结论第38页
    6.2 创新点第38-39页
致谢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附录第42-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松材线虫病黑松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体系研究
下一篇:桃树根癌病病原分离及拮抗菌筛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