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第13-35页 |
1.2.1 无砟轨道结构的发展应用现状 | 第13-19页 |
1.2.2 无砟轨道运营阶段病害问题现状 | 第19-20页 |
1.2.3 无砟轨道结构疲劳问题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1.2.4 钢筋混凝土结构及材料疲劳研究现状 | 第24-31页 |
1.2.5 环境作用下混凝土结构疲劳研究现状 | 第31-33页 |
1.2.6 无砟轨道结构可靠性研究现状 | 第33-34页 |
1.2.7 现有研究现状评析 | 第34-35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35-3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35-36页 |
1.3.2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第36-37页 |
第二章 无砟轨道中结构和荷载参数不确定性及其随机模拟 | 第37-65页 |
2.1 引言 | 第37页 |
2.2 无砟轨道结构中的随机不确定性 | 第37-43页 |
2.2.1 计算模型的不确定性 | 第38页 |
2.2.2 结构参数的不确定性 | 第38-39页 |
2.2.3 荷载的不确定性 | 第39页 |
2.2.4 处理不确定性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 第39-40页 |
2.2.5 无砟轨道结构中随机参数特性描述 | 第40-43页 |
2.3 无砟轨道结构参数的随机特性分析 | 第43-46页 |
2.3.1 材料性能参数 | 第43-45页 |
2.3.2 几何参数 | 第45-46页 |
2.4 无砟轨道列车荷载参数的随机特性分析 | 第46-60页 |
2.4.1 无砟轨道典型列车车辆荷载 | 第47-50页 |
2.4.2 列车竖向荷载动载系数取值方法 | 第50-52页 |
2.4.3 常用轮载动载系数统计分析 | 第52-60页 |
2.4.4 设计轮载动载系数分布参数 | 第60页 |
2.5 无砟轨道结构中的随机参数模拟 | 第60-64页 |
2.5.1 随机参数模拟方法 | 第60-63页 |
2.5.2 随机参数样本 | 第63-6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三章 随机参数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列车荷载效应统计分析 | 第65-101页 |
3.1 引言 | 第65页 |
3.2 列车荷载作用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弯矩计算方法 | 第65-77页 |
3.2.1 弹性地基梁模型 | 第66-72页 |
3.2.2 弹性地基梁-板模型 | 第72-73页 |
3.2.3 弹性地基梁-体模型 | 第73页 |
3.2.4 三种分析模型对比 | 第73-75页 |
3.2.5 弹性地基横向叠合截梁模型修正 | 第75-77页 |
3.3 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受力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77-82页 |
3.3.1 轨道板宽度 | 第77-78页 |
3.3.2 轨道板厚度 | 第78-79页 |
3.3.3 支承层厚度 | 第79页 |
3.3.4 扣件刚度 | 第79-80页 |
3.3.5 地基系数 | 第80-81页 |
3.3.6 列车竖向荷载 | 第81页 |
3.3.7 参数敏感性分析小结 | 第81-82页 |
3.4 荷载与结构随机参数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列车荷载效应 | 第82-88页 |
3.4.1 随机参数下无砟轨道结构列车荷载效应分析方法 | 第82-84页 |
3.4.2 无砟轨道随机参数的选择及取值 | 第84-88页 |
3.5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常用列车荷载效应统计分析 | 第88-96页 |
3.5.1 轨道板常用轮载荷载效应分布直方图 | 第88-92页 |
3.5.2 常用轮载荷载效应分布特征 | 第92-96页 |
3.6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常用列车荷载效应统计分析 | 第96-99页 |
3.6.1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概述 | 第96-97页 |
3.6.2 常用轮载荷载效应分布特征 | 第97-9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第四章 板式无砟轨道结构温度作用及作用效应特征统计分析 | 第101-146页 |
4.1 引言 | 第101页 |
4.2 板式无砟轨道结构温度场求解与验证 | 第101-109页 |
4.2.1 板式无砟轨道结构温度场函数求解 | 第102-107页 |
4.2.2 板式无砟轨道结构温度场函数验证 | 第107-109页 |
4.3 板式无砟轨道结构温度作用分类与表达 | 第109-113页 |
4.3.1 轴向均匀温度作用 | 第109-110页 |
4.3.2 温度梯度作用 | 第110页 |
4.3.3 温度作用表达式 | 第110-113页 |
4.4 轨道板温度梯度作用统计分析 | 第113-120页 |
4.4.1 温度梯度作用日最值年分布 | 第113-118页 |
4.4.2 常用温度梯度作用年分布 | 第118-120页 |
4.5 轴向均匀温度作用统计分析 | 第120-130页 |
4.5.1 日均值年分布 | 第121-124页 |
4.5.2 日幅值年分布 | 第124-126页 |
4.5.3 日最值年分布 | 第126-127页 |
4.5.4 常用轴向均匀温度作用年分布 | 第127-130页 |
4.6 板式无砟轨道板温度作用代表值 | 第130-134页 |
4.6.1 温度梯度作用日最值 | 第131-132页 |
4.6.2 轴向均匀温度作用日最值 | 第132-134页 |
4.7 板式无砟轨道结构温度作用效应 | 第134-144页 |
4.7.1 板式无砟轨道轴向均匀温度作用效应分析 | 第134-138页 |
4.7.2 轨道板温度翘曲作用效应分析 | 第138-144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144-146页 |
第五章 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疲劳可靠性分析模型 | 第146-180页 |
5.1 引言 | 第146-147页 |
5.2 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失效模式及表征指标 | 第147-154页 |
5.2.1 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失效模式分析 | 第147-150页 |
5.2.2 疲劳极限状态及表征指标 | 第150-154页 |
5.3 一般条件下无砟轨道结构疲劳可靠性分析模型 | 第154-159页 |
5.3.1 一般条件下结构或材料疲劳特性 | 第154-155页 |
5.3.2 疲劳累积损伤规律 | 第155-156页 |
5.3.3 疲劳可靠性分析模式 | 第156-157页 |
5.3.4 轨道板/底座板疲劳极限状态方程 | 第157-159页 |
5.4 环境作用下无砟轨道结构疲劳可靠性分析模型 | 第159-178页 |
5.4.1 环境作用下混凝土结构疲劳特性描述 | 第159-161页 |
5.4.2 环境作用下疲劳分析模式 | 第161-163页 |
5.4.3 冻融环境下混凝土抗弯拉疲劳性能 | 第163-170页 |
5.4.4 冻融环境下混凝土抗压疲劳性能 | 第170-171页 |
5.4.5 大气环境下锈蚀钢筋的疲劳性能 | 第171-173页 |
5.4.6 环境作用对疲劳应力的影响系数 | 第173-177页 |
5.4.7 环境作用下轨道板/底座板疲劳极限状态方程 | 第177-17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78-180页 |
第六章 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疲劳可靠性评价应用 | 第180-217页 |
6.1 引言 | 第180页 |
6.2 无砟轨道结构疲劳荷载效应分析 | 第180-199页 |
6.2.1 基于容许应力法的荷载效应组合概述 | 第180-181页 |
6.2.2 疲劳荷载及荷载效应组合 | 第181-184页 |
6.2.3 轨道板和底座板等效等幅疲劳应力 | 第184-187页 |
6.2.4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等效等幅疲劳应力分布特征 | 第187-196页 |
6.2.5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等效等幅疲劳应力分布特征 | 第196-199页 |
6.3 轨道板和底座板疲劳抗力取值 | 第199-203页 |
6.3.1 混凝土受拉/压状态疲劳强度 | 第199-202页 |
6.3.2 钢筋/预应力筋受拉状态疲劳强度 | 第202-203页 |
6.4 轨道板/底座板疲劳可靠性评价 | 第203-215页 |
6.4.1 疲劳可靠性内涵 | 第203-204页 |
6.4.2 可靠指标计算方法 | 第204-206页 |
6.4.3 一般条件下疲劳可靠指标及可靠性概率 | 第206-210页 |
6.4.4 环境作用下疲劳可靠指标及可靠性概率 | 第210-215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215-21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217-222页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217-220页 |
7.2 主要创新点 | 第220页 |
7.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220-2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230页 |
攻博期间的学术经历与成果 | 第230-231页 |
致谢 | 第2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