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符号说明 | 第17-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27页 |
1.1 过程工业与系统工程概述 | 第19-21页 |
1.1.1 过程工业及其发展 | 第19-20页 |
1.1.2 系统 | 第20页 |
1.1.3 系统工程 | 第20页 |
1.1.4 流程模拟及其产品 | 第20-21页 |
1.2 动力设备概述 | 第21-22页 |
1.2.1 动力设备的含义与发展 | 第21页 |
1.2.2 离心泵及其模拟 | 第21-22页 |
1.3 管网识别与计算概述 | 第22-24页 |
1.3.1 管网 | 第22-23页 |
1.3.2 管网的识别 | 第23页 |
1.3.3 特殊管道计算的讨论 | 第23页 |
1.3.4 管网计算的逻辑 | 第23-24页 |
1.3.5 管网计算的应用 | 第24页 |
1.4 本论文作者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24-2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24-25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离心泵模型化的讨论 | 第27-35页 |
2.1 离心泵的物理模型 | 第27-31页 |
2.1.1 离心泵的一般讨论 | 第27页 |
2.1.2 离心泵启动过程的物理模型 | 第27-29页 |
2.1.3 离心泵工况调节过程的物理模型 | 第29-30页 |
2.1.4 离心泵停车过程的物理模型 | 第30-31页 |
2.2 离心泵的数学模型 | 第31-32页 |
2.3 离心泵动态过程模型化 | 第32-35页 |
2.3.1 结合数学模型对离心泵动态过程的分析 | 第32-33页 |
2.3.2 离心泵模型化过程的一些讨论 | 第33-35页 |
第三章 离心泵的动态建模 | 第35-51页 |
3.1 离心泵模块开发的准备 | 第35-37页 |
3.1.1 离心泵的功率与能量衡算 | 第35页 |
3.1.2 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拟合 | 第35-37页 |
3.2 离心泵模块的试开发 | 第37-47页 |
3.2.1 离心泵动态计算环境的建立 | 第38页 |
3.2.2 管网计算过程 | 第38-40页 |
3.2.3 离心泵的计算过程 | 第40-42页 |
3.2.4 离心泵计算过程的调整 | 第42-45页 |
3.2.5 对上下游管道流量不一致的离心泵模型的讨论 | 第45页 |
3.2.6 关于两种不正常现象的讨论 | 第45-47页 |
3.3 基于DSO平台的离心泵模块的开发 | 第47-51页 |
3.3.1 离心泵特性曲线的处理 | 第47-48页 |
3.3.2 将离心泵模块接入DSO平台的一些工作 | 第48-49页 |
3.3.3 离心泵模块的调试与讨论 | 第49-51页 |
第四章 动态流程模拟尺度的动力设备计算过程 | 第51-57页 |
4.1 流程模拟尺度计算的特点 | 第51-52页 |
4.2 流程模拟尺度中动力设备计算的难度 | 第52页 |
4.3 流程模拟尺度的动力设备计算过程 | 第52-54页 |
4.4 流程模拟尺度的动力设备计算效果与评价 | 第54-57页 |
第五章 动态流程模拟中的管网计算 | 第57-69页 |
5.1 DSO平台的基本介绍 | 第57-59页 |
5.1.1 动态流程模拟开发的配置 | 第57页 |
5.1.2 建立动态流程模拟的过程 | 第57-58页 |
5.1.3 动态流程模拟的意义 | 第58-59页 |
5.2 DSO平台管网计算的过程 | 第59-63页 |
5.2.1 管网的确定 | 第59-60页 |
5.2.2 管网计算的目标 | 第60-61页 |
5.2.3 DSO平台管网计算的逻辑 | 第61-63页 |
5.2.4 DSO平台管网计算的缺陷 | 第63页 |
5.3 DSO平台管网计算的改进 | 第63-66页 |
5.3.1 DSO平台中的阻力系数和流通能力系数 | 第64-65页 |
5.3.2 振荡现象的原因 | 第65-66页 |
5.3.3 管网计算的改进 | 第66页 |
5.4 DSO平台管网计算改进的讨论 | 第66-69页 |
5.4.1 松弛因子的取值 | 第66-67页 |
5.4.2 通用的管网计算改进方法 | 第67-69页 |
第六章 供水管网的模拟 | 第69-85页 |
6.1 城市供水管网的简介 | 第69页 |
6.2 城市供水管网的模型 | 第69-71页 |
6.2.1 动态模拟流程的确定 | 第69-71页 |
6.2.2 离心泵参数的配置 | 第71页 |
6.3 城市供水管网动态流程模拟的结果与讨论 | 第71-85页 |
6.3.1 各分支管路的最大供水能力 | 第71-73页 |
6.3.2 供水过程的动态特性分析:离心泵 | 第73-79页 |
6.3.3 供水过程的动态特性分析:供水负荷变化 | 第79-85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7.1 结论 | 第85页 |
7.2 展望 | 第85-87页 |
7.2.1 关于动力设备模块的展望 | 第85-86页 |
7.2.2 关于管网计算的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附录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95-97页 |
附件 | 第97-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