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引言 | 第12-20页 |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8-20页 |
2 基本理论和方法 | 第20-32页 |
2.1 微带贴片天线 | 第20-25页 |
2.1.1 微带贴片天线的传输线模型 | 第20-23页 |
2.1.2 贴片天线的腔体模型理论 | 第23-25页 |
2.2 缝隙天线理论 | 第25-28页 |
2.3 圆极化天线理论 | 第28-32页 |
2.3.1 天线的圆极化 | 第28-30页 |
2.3.2 天线的椭圆极化 | 第30-32页 |
3 无人机上的单极天线以及贴片天线的性能研究 | 第32-50页 |
3.1 传统单极天线的仿真分析 | 第32-35页 |
3.2 无人机上的单极天线性能 | 第35-44页 |
3.2.1 单极天线在无人机上的一体化建模 | 第35页 |
3.2.2 单极天线在无人机上的仿真分析 | 第35-44页 |
3.3 无人机上的贴片天线性能分析 | 第44-48页 |
3.3.1 贴片天线在无人机上的一体化建模 | 第44-45页 |
3.3.2 贴片天线在无人机上的仿真性能分析 | 第45-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4 缝隙加载多频带贴片天线研究 | 第50-74页 |
4.1 频带线极化天线研究 | 第50-57页 |
4.1.1 双频带线极化天线结构的研究 | 第50-51页 |
4.1.2 频带线极化天线的参数仿真分析 | 第51-54页 |
4.1.3 频带线极化天线的实测和仿真结果分析 | 第54-57页 |
4.2 三频带线极化天线的研究 | 第57-72页 |
4.2.1 三频带线极化天线结构研究 | 第58-60页 |
4.2.2 三频带线极化天线的参数仿真分析 | 第60-65页 |
4.2.3 三频带线极化天线的仿真和实测结果分析 | 第65-7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5 双端口馈电的多频带多极化天线研究 | 第74-84页 |
5.1 端口馈电的天线结构图以及参数分析 | 第74-79页 |
5.1.1 天线结构 | 第74-77页 |
5.1.2 天线工作原理分析 | 第77页 |
5.1.3 天线关键参数分析 | 第77-79页 |
5.2 天线仿真结果和实测结果分析 | 第79-8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6 单端口馈电的多频带多极化天线研究 | 第84-104页 |
6.1 单端口馈电的多频带多极化天线(左旋圆极化) | 第84-94页 |
6.1.1 天线的结构以及原理 | 第84-86页 |
6.1.2 天线的关键参数仿真分析 | 第86-89页 |
6.1.3 天线仿真和实测结果分析 | 第89-94页 |
6.2 单端口馈电的多频带多极化天线(右旋圆极化) | 第94-103页 |
6.2.1 天线结构图和参数分析 | 第94-98页 |
6.2.2 天线仿真结果和实测结果分析 | 第98-103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7 小型化多频带多极化天线研究 | 第104-118页 |
7.1 天线结构和原理分析 | 第104-111页 |
7.1.1 天线的结构图 | 第104-106页 |
7.1.2 天线的工作原理 | 第106页 |
7.1.3 天线的关键参数分析 | 第106-111页 |
7.2 天线的实验结果分析 | 第111-116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116-118页 |
8 结束语 | 第118-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0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0-13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