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论 | 第8-19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8-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一) 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二) 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 第16-17页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二) 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意义的意蕴 | 第19-41页 |
一、意义内涵 | 第19-27页 |
(一) 意义是一种关系 | 第19-22页 |
(二) 意义是生成的 | 第22-26页 |
(三) 意义与价值 | 第26-27页 |
二、幼儿园课程意义内涵 | 第27-32页 |
(一) 幼儿园课程的有关问题 | 第27-30页 |
(二) 幼儿园课程意义界说 | 第30-32页 |
三、幼儿园课程意义的层次 | 第32-36页 |
四、幼儿园课程意义的特性 | 第36-41页 |
(一) 情境性 | 第36-38页 |
(二) 生成性 | 第38页 |
(三) 过程性 | 第38-39页 |
(四) 差异性 | 第39页 |
(五) 丰富性 | 第39-41页 |
第二章 我国幼儿园课程意义的实践困局 | 第41-57页 |
一、幼儿园课程意义实践困局的表现 | 第41-48页 |
(一) 幼儿园课程意义模糊化 | 第41-44页 |
(二) 幼儿园课程意义在活动过程中断裂 | 第44-45页 |
(三) 幼儿园课程意义生成不畅 | 第45-48页 |
二、幼儿园课程意义实践困局的原因探析 | 第48-57页 |
(一) 缺乏教师的专业支持 | 第48-49页 |
(二) 对幼儿园学和教的误读 | 第49-52页 |
(三) 传统知识观对幼儿园课程实践的束缚 | 第52-54页 |
(四) 幼儿园课程实践中“人”的缺失 | 第54-57页 |
第三章 幼儿园课程意义的生成(一) | 第57-73页 |
一、幼儿生活是幼儿园课程意义生成的源泉 | 第57-61页 |
二、幼儿已有经验是幼儿园课程意义生成的基础 | 第61-63页 |
三、幼儿的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意义生成的途径 | 第63-70页 |
(一) 需要是幼儿活动的动力 | 第63-66页 |
(二) 活动中幼儿园课程意义生成 | 第66-70页 |
四、生成的幼儿园课程意义存在限度 | 第70-73页 |
第四章 幼儿园课程意义的生成(二) | 第73-93页 |
一、设计有效的幼儿园活动方案 | 第73-76页 |
(一) 幼儿园活动方案设计的实质 | 第74-75页 |
(二) 幼儿是幼儿园活动方案设计的重要参与者 | 第75-76页 |
二、创设适宜的幼儿园活动情境 | 第76-85页 |
(一) 幼儿园活动情境为幼儿园课程意义生成提供重要平台 | 第76-79页 |
(二) 信任、时间和材料是影响幼儿园课程意义生成的重要情境因素 | 第79-85页 |
三、进行恰切的指导 | 第85-93页 |
(一) “指导”还是“引导”? | 第85-87页 |
(二) 幼儿园活动中教师指导的实质 | 第87-89页 |
(三) 教师恰切的指导保障幼儿园课程意义生成 | 第89-93页 |
结语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5页 |
后记 | 第105-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