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7-25页 |
2.1 “真实性”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2.1.1 “真实性”理论 | 第17-19页 |
2.1.2 关于民族地区民俗旅游的“真实性”研究 | 第19-20页 |
2.2 旅游动机相关研究综述 | 第20-22页 |
2.2.1 国内外旅游动机相关研究综述 | 第20-21页 |
2.2.2 旅游动机与旅游者真实性感知的关系 | 第21-22页 |
2.3 旅游者忠诚度研究综述 | 第22-25页 |
2.3.1 国内外关于旅游者忠诚度综述 | 第22-23页 |
2.3.2 真实感知和游客忠诚度之间的关系 | 第23-24页 |
2.3.3 旅游动机与旅游者忠诚度的关系 | 第24-25页 |
第3章 成吉思汗陵旅游区蒙古族民俗旅游的案例研究 | 第25-34页 |
3.1 研究区区域概况 | 第25-26页 |
3.1.1 地理位置 | 第26页 |
3.1.2 气候条件 | 第26页 |
3.2 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的开发历程和现状 | 第26-34页 |
3.2.1 景区开发状况 | 第27-28页 |
3.2.2 成吉思汗陵旅游区蒙古族民俗旅游发展 | 第28-34页 |
第4章 研究方案的设计与调研 | 第34-42页 |
4.1 研究设计 | 第34-39页 |
4.1.1 访谈研究 | 第34页 |
4.1.2 访谈方式 | 第34页 |
4.1.3 游客和附近居民访谈结果 | 第34-35页 |
4.1.4 游客和附近居民访谈结论 | 第35-36页 |
4.1.5 研究模型 | 第36-37页 |
4.1.6 变量设计 | 第37-38页 |
4.1.7 研究问题和提出研究假设 | 第38-39页 |
4.2 问卷设计与调查 | 第39-41页 |
4.2.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41页 |
4.3 数理统计分析 | 第41-42页 |
第5章 旅游者动机、真实性感知及忠诚度的关系研究 | 第42-72页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2-44页 |
5.2 信度分析 | 第44-46页 |
5.2.1 旅游动机信度分析 | 第44-45页 |
5.2.2 旅游者客体真实性感知信度分析 | 第45页 |
5.2.3 旅游者存在真实性感知信度分析 | 第45-46页 |
5.2.4 旅游者忠诚度信度分析 | 第46页 |
5.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46-58页 |
5.3.1 成陵旅游区旅游者旅游动机因子分析 | 第47-51页 |
5.3.2 真实性感知因子分析 | 第51-56页 |
5.3.3 旅游者忠诚度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56-58页 |
5.4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 | 第58-65页 |
5.4.1 构建结构方程模型 | 第58-59页 |
5.4.2 模型拟合检验标准 | 第59-60页 |
5.4.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60-62页 |
5.4.4 结构方程模型初步检验和修正 | 第62-63页 |
5.4.5 模型的再次修改和确认 | 第63-65页 |
5.5 修正模型和假设检验 | 第65-67页 |
5.5.1 修正模型 | 第65-66页 |
5.5.2 假设检验 | 第66页 |
5.5.3 路径系数 | 第66-67页 |
5.6 研究结论 | 第67页 |
5.7 蒙古族民俗旅游产品开发建议 | 第67-72页 |
5.7.1 蒙古族民俗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 第68-69页 |
5.7.2 基于“真实性”的蒙古族民俗旅游产品开发营销建议 | 第69-72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第72-74页 |
6.1 各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结果讨论 | 第72-73页 |
6.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录 | 第78-8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