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8页 |
1.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4.1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4.2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1-13页 |
2.P2P网贷的主要营运模式 | 第13-18页 |
2.1 单纯的信息中介模式 | 第13-14页 |
2.2 担保平台的模式 | 第14-15页 |
2.3 抵押贷款模式 | 第15页 |
2.4 社交网络模式 | 第15-16页 |
2.5 公益性平台模式 | 第16-18页 |
3.P2P行业发展的风险及不同模式平台的风险比较分析 | 第18-26页 |
3.1 P2P网贷平台内部风险 | 第18-20页 |
3.2 P2P网贷平台的外部风险 | 第20-22页 |
3.3 不同营运模式平台所面临的风险比较 | 第22-26页 |
3.3.1 不同营运模式平台内部风险的比较 | 第22-24页 |
3.3.2 不同营运模式外部风险的比较 | 第24-26页 |
4.我国不同模式的P2P平台与风险实例比较 | 第26-42页 |
4.1 我国P2P网贷行业100家平台相关数据样本 | 第27-30页 |
4.2 我国P2P平台样本数据的对比分析 | 第30-35页 |
4.3 建立风险评分模型来比较分析不同模式P2P平台的风险 | 第35-42页 |
4.3.1 数据选取以及相应指标含义 | 第35-36页 |
4.3.2 P2P网贷平台的风险评分 | 第36-40页 |
4.3.3 评分结果的分析 | 第40-42页 |
5.P2P网贷风险防范建议 | 第42-45页 |
5.1 对纯信息平台的建议 | 第42-43页 |
5.2 对担保平台的建议 | 第43-44页 |
5.3 对抵押贷款平台的建议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