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深基坑工程概述 | 第10-11页 |
1.2.1 深基坑概念 | 第10-11页 |
1.2.2 深基坑工程基本特征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1 基坑变形特征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影响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2章 基坑工程对周边环境影响分析的相关理论 | 第16-27页 |
2.1 深基坑开挖的变形理论 | 第16-20页 |
2.1.1 基坑开挖变形现象及其机理 | 第16-20页 |
2.1.2 基坑支护体系的稳定性研究 | 第20页 |
2.1.3 基坑变形控制 | 第20页 |
2.2 土体本构模型 | 第20-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临近既有挡墙的深基坑开挖现场监测数据分析 | 第27-41页 |
3.1 工程实例概况 | 第27-31页 |
3.1.1 基坑周边环境 | 第27页 |
3.1.2 工程地质条件 | 第27-28页 |
3.1.3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8页 |
3.1.4 深基坑支护结构概况 | 第28-31页 |
3.2 深基坑监测目的 | 第31-32页 |
3.3 深基坑施工顺序及监测内容 | 第32-34页 |
3.3.1 深基坑施工顺序 | 第32-33页 |
3.3.2 监测内容 | 第33-34页 |
3.4 深基坑监测点的布置 | 第34-35页 |
3.5 监测频率与监测数据整理 | 第35-36页 |
3.6 监测结果及分析 | 第36-39页 |
3.6.1 支护桩顶水平位移 | 第36页 |
3.6.2 支护桩身水平位移 | 第36-37页 |
3.6.3 周边地表沉降 | 第37-38页 |
3.6.4 挡墙顶部位移 | 第38-3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临近既有挡墙的深基坑开挖数值模拟分析 | 第41-61页 |
4.1 ABAQUS简介 | 第41-42页 |
4.1.1 ABAQUS与岩土工程 | 第41-42页 |
4.1.2 ABAQUS的优越性 | 第42页 |
4.2 本构模型的选取 | 第42页 |
4.3 模型的基本假定 | 第42-43页 |
4.4 土体的建模和初始应力场的模拟 | 第43-45页 |
4.5 计算参数及工况的选取 | 第45-46页 |
4.5.1 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45-46页 |
4.5.2 模拟工况的选取 | 第46页 |
4.6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46-60页 |
4.6.1 土体初始应力场计算 | 第46-47页 |
4.6.2 土体变形 | 第47-52页 |
4.6.3 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 | 第52-53页 |
4.6.4 桩身弯矩 | 第53-54页 |
4.6.5 挡墙变形 | 第54-6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深基坑开挖对临近既有挡墙变形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1-70页 |
5.1 概述 | 第61页 |
5.2 基坑开挖深度变化对挡墙变形的影响 | 第61-63页 |
5.3 挡墙与基坑距离变化对挡墙变形的影响 | 第63-64页 |
5.4 支护桩间距变化对挡墙变形的影响 | 第64-66页 |
5.5 支护桩嵌固深度变化对挡墙变形的影响 | 第66-6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结论 | 第70-71页 |
6.2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77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