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3 关于制造业升级的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第15-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17-18页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第18-20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 第20-28页 |
2.1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界定及特征 | 第20-22页 |
2.1.1 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及特征 | 第20-21页 |
2.1.2 不同类型制造业的划分 | 第21-22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2-27页 |
2.2.1 产业协调理论 | 第22-24页 |
2.2.2 产业关联理论 | 第24-25页 |
2.2.3 产业升级理论 | 第25-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广西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度分析 | 第28-39页 |
3.1 广西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现状分析 | 第28-32页 |
3.1.1 广西制造业发展现状 | 第28-31页 |
3.1.2 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 第31-32页 |
3.2 广西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度分析 | 第32-38页 |
3.2.1 测算方法 | 第33-34页 |
3.2.2 指标体系及数据来源 | 第34-35页 |
3.2.3 研究结果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35-3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广西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效应分析 | 第39-51页 |
4.1 投入与产出关联分析 | 第39-43页 |
4.1.1 测算方法 | 第39-40页 |
4.1.2 研究结果分析 | 第40-43页 |
4.2 产业波及效果分析 | 第43-47页 |
4.2.1 指标测算方法 | 第43-44页 |
4.2.2 广西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4.2.3 生产性服务与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分析 | 第46-47页 |
4.3 产业前后向技术溢出关联分析 | 第47-50页 |
4.3.1 测算方法及数据来源 | 第47-48页 |
4.3.2 研究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制造业升级的实证研究 | 第51-61页 |
5.1 广西制造业升级影响因素分析 | 第51-53页 |
5.1.1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 第51-52页 |
5.1.2 外资规模 | 第52-53页 |
5.1.3 自主研发创新 | 第53页 |
5.1.4 人力资本 | 第53页 |
5.2 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影响实证分析 | 第53-59页 |
5.2.1 研究假设 | 第53-54页 |
5.2.2 模型设计 | 第54-55页 |
5.2.3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55-56页 |
5.2.4 实证检验 | 第56-5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启示 | 第61-65页 |
6.1 结论 | 第61页 |
6.2 政策启示 | 第61-63页 |
6.2.1 以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 第61-62页 |
6.2.2 合理调整制造业发展战略以全面推进升级的政策建议 | 第62-63页 |
6.3 结束语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