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国内外观念雕塑的现状 | 第9-11页 |
第一节 观念雕塑所具有的社会价值 | 第9-10页 |
一、中国观念雕塑 | 第9-10页 |
二、西方观念雕塑 | 第10页 |
第二节 观念雕塑应传承的文化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章 观念雕塑创作的人性思辨 | 第11-14页 |
第一节 类与动物的区别 | 第11-12页 |
一、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 第11页 |
二、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具有不同的性质 | 第11页 |
三、人类社会发展的继承方式与动物界发展的继承方式 | 第11-12页 |
第二节 人类崛起对自然社会的改变 | 第12-14页 |
一、人类崛起和进步第一个体现是生存和繁衍欲望 | 第12-13页 |
二、人类崛起和进步的第二个体现是发展的欲望 | 第13页 |
三、人类崛起和进步的第三个体现是责任义务 | 第13页 |
四、人类崛起和进步的第四个体现是求知的渴望 | 第13页 |
五、人类崛起和进步的第五个体现是荣誉和奉献 | 第13-14页 |
第三节 人性思考在观念雕塑创作中的意义 | 第14页 |
第三章 雕塑创作的造型与技法 | 第14-15页 |
第一节 素材积累的方式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节 雕塑语言的选择与表现 | 第15页 |
第四章 结合观念总结雕塑创作的本质特征 | 第15-18页 |
第一节 雕塑创作对风格的形成与影响 | 第15-16页 |
第二节 雕塑作品的审美意义 | 第16-18页 |
结论 | 第18-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0页 |
致谢 | 第20-21页 |
毕业作品《隐身》系列 | 第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