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矿业、冶金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冶金工业论文

离子膜选择透过机理分析及膜表面涂层、粒子镶嵌改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5页
    1.1 课题简介第11-12页
    1.2 离子交换膜概述第12-17页
        1.2.1 离子交换膜的定义及结构第12-13页
        1.2.2 离子交换膜的分类第13-15页
        1.2.3 离子交换膜的作用机理第15-16页
        1.2.4 离子交换膜的应用第16页
        1.2.5 离子交换膜改性的研究成果第16-17页
    1.3 异相离子交换膜介绍第17-22页
        1.3.1 异相离子交换膜的组成、制备第17-19页
        1.3.2 异相离子交换膜的性能表征第19-21页
        1.3.3 异相离子交换膜存在的问题第21-22页
    1.4 异相阳离子交换膜的改性第22-23页
        1.4.1 提高膜表面涂层的改性第22页
        1.4.2 减小膜孔径的改性第22-23页
    1.5 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23-25页
        1.5.1 研究的意义、目的第23页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3-25页
2 离子交换膜选择透过性机理的研究第25-38页
    2.1 传统选择透过性理论及不足第25-27页
        2.1.1 双电层理论第25页
        2.1.2 顿南平衡理论第25-27页
        2.1.3 双电层理论和顿南平衡理论的不足第27页
    2.2 离子选择透过性机理新理论第27-33页
        2.2.1 新理论对选择透过性机理的解释第27-30页
        2.2.2 ζ电位和孔道封闭第30-33页
    2.3 离子迁移途径的验证实验第33-37页
        2.3.1 实验方案的确定第33-34页
        2.3.2 实验装置和方法第34-35页
        2.3.3 实验数据及分析第35-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3 异性阳离子交换膜的膜表面涂层改性第38-57页
    3.1 溶胶、凝胶的形成和影响因素第38页
    3.2 实验方案的确定第38-40页
        3.2.1 基膜的选择第38页
        3.2.2 先驱体的选择第38-39页
        3.2.3 催化剂的选择第39页
        3.2.4 实验原料及设备第39-40页
    3.3 改性异相阳离子交换膜第40页
        3.3.1 膜的预处理第40页
        3.3.2 膜改性第40页
    3.4 参数的测定方法第40-46页
        3.4.1 离子交换容量及含水率第40-41页
        3.4.2 膜孔径的测量第41-42页
        3.4.3 膜电位迁移数第42-43页
        3.4.4 膜电阻的测量第43-45页
        3.4.5 氯离子泄露率第45-46页
    3.5 结果与分析第46-56页
        3.5.1 水酯比对改性膜性能的影响第46-50页
        3.5.2 醇酯比对改性膜性能的影响第50-53页
        3.5.3 pH对改性膜性能的影响第53-56页
    3.6 本章小结第56-57页
4 异相阳离子交换膜的粒子镶嵌改性第57-63页
    4.1 实验部分第57-58页
        4.1.1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57页
        4.1.2 膜的预处理第57页
        4.1.3 异相阳离子交换膜的粒子镶嵌改性第57-58页
    4.2 测试与表征第5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8-61页
    4.4 本章小结第61-63页
5 结论与展望第63-66页
    5.1 结论第63-64页
    5.2 建议及不足第64-65页
    5.3 展望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解—生物铁法对苯胺废水处理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电吸附极板材料对电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